當初甲午戰爭爆發,龔照璵、衛汝成在與日軍短暫交火之後,便即驚惶逃走,棄大軍與不顧,在交戰的時候,兩人竟然偷偷的乘船跑了!
戰場之中,主帥竟然逃走,這一下整個軍隊都亂了套,導致手下軍心不穩,強搶軍需民物而無人制止,日軍未至便聞風而逃,日軍不費一兵一卒而輕取金州。
龔照璵戰敗逃走之後,被清廷抓進牢獄說要問斬,但是因為「活動得法」「遍灑金錢」,卻得以不殺,到了辛亥革命之後,竟然被放了出來,絲毫未損。
而此人在監獄之中竟然還奢豪無比,小日子過得竟然非常舒服。
當初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未遂,曾被投入獄中問罪,他後來寫了本書,叫做南社詩話,其中專門講了自己在監獄中的所見所聞,其中就有龔照璵在監獄裡生活情形的記載:
當時「刑部獄舍分兩種:一為普通監,一為官監。普通監陰濕凶穢,甚於豚牢。官監則有種種,其最上者,客廳、書室、寢室及廚皆備,無異大逆旅也。」
而龔照璵「初入獄時,賂獄中上下逾萬金。自管獄郎中以下,皆成感恩知己。每食,席前方丈,輒以餕餘犒普通監諸囚。
其尤可駭者,家中侍妾八人,輪流至獄中當夕。稍不如意,輒加以鞭撻。凡分三等,最輕者,自執藤條撻之;較重者,褫下裳,答其臀;最重者,裸而反接,令馬弁以馬鞭撻之。獄卒每聞婦人哭聲……」
此等戰敗逃將,在獄中生活竟如家內一樣,照樣大擺筵席,玩弄侍妾,將監獄當成了享樂場。到了庚子年大亂的時候,更是直接出獄,回家裡當自己的富家翁。
可惜這龔照璵死得早,若是現在還活著的話,不然李俠客入關之後,第一個殺的便是他!
可不管怎麼說,此人還有膽子回國,而另一個逃跑的將領衛汝成,竟然真的就逃了,逃跑的無影無蹤,清廷當時對他下沼革職,並拿交刑部治罪,但未得捕獲,「乃籍其家,後不知所終」。
此人從戰場上逃跑之後,直接就消失潛伏了起來。
這等戰場逃兵敗將,若是不殺,如何能行?就因為不抓捕,不殺人,才導致了日後越來越多的逃兵逃將,清政府不滅亡才怪。
李俠客不願插手政治,他此時只是一名想要「念頭通達」的武者暴徒,既然得知這世上有該殺之人,那自然便跑過去殺了便是。
雖然當今之世,在整個中國,該殺之人比比皆是,但李俠客只是一人,不可能全都殺掉,他只殺那些影響比較大,日後也已經蓋棺定論的一些真正的該殺之輩。
比如劉雨田,這個鐵桿漢奸,在後世翻案成風的年代裡,也沒人為他翻過案,此人乃是罪不可赦之徒,李俠客自然要殺之而後快。
當下離開北京打馬直入天津。
他從旅順偷來的這匹戰馬,一天載人可跑兩百多里,已經算得上是不錯的馬兒了,至於傳說中的千里馬,在這個世界裡,想想就行,別太當真。
所以等到李俠客進入天津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中午了。
而就在他催馬趕路的時候,有關他的報道再次占據了報紙刊物的頭條。
「李俠客現身北京,被守城官兵拒之宣武門外!」
「大漢奸劉雨田,被李俠客在宣武門外凌空腰斬,死於非命!據悉,李俠客本想把劉雨田拉進北京菜市口問斬,但因為守兵阻攔,未能成行,只得斬劉雨田於城門之外。」
「李俠客下一步將去何處,天津衛首當其衝!」
「壯哉!李俠客!倘使李俠客早出生兩百年,滿清如何能占據中原?我中國有如何能淪落到如此田地!」
「當初荊軻刺秦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輕取樊將軍人頭,不知何時能還也!有何臉面名列刺客之首?而今李俠客遠赴東洋,夜闖皇宮,斬敵酋於皇宮之內,殺首相於京城之中,這才是古往今來第一刺客,第一殺手,第一俠士!果然不負他俠客之名!」
對於李俠客的行徑,國人頗多讚譽,政府方面卻一直沒有表態,不對此事評價,雖然在國際上對李俠客做的事情表示遺憾,但在國內卻也不敢說李俠客的不是。畢竟殺人殺到李俠客這個地步,影響實在太大。
第五十二章 天津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