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頂金頂,仙人今日來撫頂。
修道五十六載,證道已有三日的年輕掌教齊太平盤膝坐在金頂上,身下是那本一直捧在手心裡閱讀的道典,有風吹過,道典自主翻開,仿若有一隻無形的手輕輕翻開道典,每翻開一頁,那一頁上的字便會發出光芒,使得那座紫金拱橋越發的耀眼無比。
齊太平閉目證道,修道五十六載,所修的道乃是順其自然,和他的師兄一般無二,但卻要比他的師兄多了一絲執念,這份執念,來自於已故師傅的要求,來自於內心深處的鞭撻,也有來自於紅塵瑣事的監督。
自師兄李秋酒成為天下第一宰輔後,前來青雲觀上香乞求一個前程似錦的少年公子絡繹不絕,但那祈願一個執子之手與子皆老的美好愛情的少女小姐又何曾少了去?在年輕掌教的內心裡,也曾住過一個面帶絲巾的溫婉婆娘,眉目間流轉竟是溫柔與崇拜。隨時溫婉如玉,卻也曾為一個神仙眷侶似的生活而瘋狂過。
那人,曾在殿中,紅著臉,替他點香。
那人,曾於山內,低著頭,替他做飯。
那人,曾住觀中,盪著腳,看他看書。
他只對那人說了一句,一心想要修道,無心紅塵。
那人離去,他位於青雲觀頂峰八卦道場凝神凝望。
此生不在入紅塵,能夠斬斷情愫的似乎只有一種人,仙,敢問仙在何方?有人曾說,此仙天上有,把酒問天下姻緣。
年輕掌教齊太平一心撲入修行中,尤其是在看了師兄李秋酒踏入帝都成為王朝宰輔後,此心更堅,此性更淡然。
六位師兄弟里,以他年紀最小,但卻道心堅固,故而,已故青雲觀掌教真人便將掌教之位交給齊太平,其他師兄也無異言。
三天閉目證道,齊太平豁然睜開眼眸,身下道典在那一刻合上。
身下紫金拱橋散發光芒,映照的齊太平更像是一位在世菩薩。
...
...
在眾多神仙鬼怪理論里,菩薩到底是歸於道門所有還是所歸佛門,並無具體考量,有人說觀世音菩薩乃是道門第一人太上宮宮主太上老君的師妹,如此一來的話,觀世音菩薩應該是分屬於道門才對,但又有人說,佛門共主如來手下多菩薩,像文殊菩薩等,所以,菩薩一職,應該屬於佛門所有才對。就菩薩到底所歸哪一門,哪一教,眾所紛紜,並沒有統一的意見,直到有人說,不論菩薩所歸何門何派,只要是一位救苦救難的菩薩,便是有資格受到世人供奉,便有資格享受世人香火,更為重要的是,菩薩,都是神仙。
此論調一出,這才平復了世人的爭執,所以,在後世的神仙怪論里,有時候菩薩會出現在道門裡,有時候便屬於佛門所管。
齊太平今日所為,那蔚為壯觀的紫金拱橋立於青雲觀頂端,便如菩薩一般,像是仙人撫大頂,幫齊太平完成證道。
在他睜開眼眸的剎那,他是否已經完成了證道?無人可知,因為他始終盤膝坐在那裡,睜開眼眸,略微低頭的看向下方道場。
他是否真如菩薩降世,他的睜眼,其實是在看眾生?
...
...
紅河裡的河水自西向東不停的流淌,在擁有斷層的地方,河水衝擊下方的河面發出轟轟巨響,而在平穩處,卻又安靜的流淌,河面更像是紋絲不動,仿若一潭死水,唯有身入河中,才知道,不論是多麼平坦的地段,河水的流速也很快,暗流洶湧的河水,也不像帝都里那位已經統御王朝文臣武將將近半百時光的宰輔大人忽然離職來得震撼人心。
本就一直繫著道髻的宰輔李秋酒於今日重穿清灰道袍,將近拖地的道袍稱托著這位位極人臣的道士的修長身影,使得他看起來更像是一位超然物外的高人,而不是權柄煊赫的宰輔大人。梳洗得十分乾淨的頭髮披在後背,一直以來不苟言笑的模樣也於今日做出了改變。
「我李秋酒本於道門中人,卻貪圖權貴,成了王朝宰輔,這於理不合,也與道不合,故而,今日李秋酒交出宰輔印章,今日重歸道門。」
語罷,笑了笑,像是自嘲的笑,也像是如釋負重的笑。既然道門深似海,那麼,身為道門裡天賦卓絕的李秋酒的心思,又何嘗不是深似海呢?
年輕掌教齊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