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美滋滋計劃的「終極大捷」會議,原定於6月6日在首都香檀飯店舉行。&
但在5日,幾乎沒有任何消息提前走漏的情況下,聯賽所有20家俱樂部的負責人,齊聚獨山,計劃成立「超級聯賽公司」。
這其中,也包括月初剛剛迫於壓力「屈服、投誠」的北島冠軍、首都拓疆、蜀都錦繡三家俱樂部。
此番完全意料之外的驚天逆轉,砸的足協上上下下完全懵逼了!
我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虛與委蛇忍辱負重!
大膽!準備要做反了這是?!
但很快就又放下心來,像這種無用的舉動,幾年前就有過一次,比這次動靜大了去了,但結果怎麼樣,還不是隨隨便就被收拾了?!
那次的發起人,可是當時剛剛宣布退役不久的「中國球王」張土耀。
張土耀司職攻擊型中場,是國家隊兩度問鼎亞洲杯的最大功臣。巔峰時期,曾兩度入選世界足聯年度最佳11人陣容,是響噹噹的世界級球星。也是中國唯一出過的一個。
當時新退役,人氣巨高,大聲一呼,天下雲集響應,簡直跟那武俠小說里的武林盟主差不多。
但就在他躊躇滿志牽頭成立職業聯賽公司的當天,足協也成立了親兒子公司「贏在中國」,並宣布「管辦分離」,一下子便把張土耀牽頭成立的聯賽管理公司給「憋死了」!
失敗的原因很簡單。張土耀整個職業生涯主要都在歐洲五大聯賽踢,他很熟悉職業聯賽對於足球發展的好處。本身也熟知運營模式,但只能說他想的太簡單了。
他想成立一家完全由俱樂部作為投資人的聯賽管理公司,然後聘請職業經理人管理,想法是好的,但存在兩個根本性大問題,鐵定失敗。
一是聯賽管理權的獲取。
首先。中國的聯賽是國有的。而你從算股份開始。一上來就先把體育總局和足協完全排除在外,等於說一下就把路堵死了。
這道理,就好像你開了家幼兒園,覺得人家長管理自家孩子管得不好,然後就說算啦以後你就別來探望了我幫你養?!這能成嗎?!
二是「投資人」成分太複雜,很難完全尿到一個壺裡。
國外的球隊都是私有化公司,個人說了算,意氣相投,信得過你。合同清楚,手裡有糧。嘿,眼睛一眯,出錢就是。
但國內聯賽的各支球隊。最開始全部都是省隊,由各省市體育局所有。經過幾十年的演變,60%以上成了民營,有幾家是國企、央企,還有兩家是所在省體育局與民營企業合股,一家是軍體與民營企業合作……資金性質可謂是五花八門。
「管辦分離」好啊,「職業化管理」好啊。「丟開足協自己玩」更好啊……20家俱樂部的負責人肯定心裡都實打實的這麼認為!
但怎麼個玩法,就很難達成一致了。
像民營老闆一聽是「球王」親自牽頭,熱血一涌,只要在支票上籤個字就可以決定,但國企央企球隊的負責人卻不能也不敢這麼做。
雖然出資入股花不了多少錢,但國有資金的管理方在國資委,從俱樂部上報集團、集團開會批准、打報告給國資委、獲得國資委同意,這是個少一環都不行的流程。
所以,張土耀的動議從一開始在國企央企軍體球隊就遭遇了障礙。
據說最開始,這幾家球隊負責人都嗤之以鼻,最大疑問在於如何控制這個公司的運營風險,比如,假設公司如願獲得了聯賽的市場推廣權,但招商成果卻不理想,導致運營出現虧損怎麼辦?還有,你這廣發英雄帖,聯絡諸侯,號召我們這麼些俱樂部自發成立這個公司,勞民傷財,費心費事的,最後卻不能獲得足協和體育總局的支持和授權怎麼辦?這個政治風險誰來承擔?!
也因此,張土耀從有這個念頭,到最終勉強準備成型,多方奔走,全國各地不厭其煩地遊說,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時間。最後也才聯絡到了17家俱樂部。
而在這17家俱樂部里,還有三家國企負責人也只是表示「先聽聽,看看怎麼做再說」。
鑑於此,也就不奇怪,為什麼足協的親兒子公司「贏在中國」一出來,立馬分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