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派創派祖師張三丰,武道修為超凡入聖,堪稱古往今來,唯一一位能夠與少林達摩祖師相提並論的絕代大宗師。
不但如此,張三丰為人處世的風度,也極令人為之心折。他處事公允,急公好義,瀟灑豁達,眼中從無世俗門戶之偏見,也不會因為世俗的流言蜚語,又或者某人的出身,就對其稍有歧視。故此武林中無論黑白兩道,對於這位武當真人,皆感心悅誠服,由衷敬佩。
此外,張三丰還極懂得因材施教。在他精心**之下,武當七俠各具所長,皆可獨當一面。行俠仗義,鋤強扶弱,從不甘居人後。武當派之所以能夠後來居上,和已經建寺千年的少林寺,並立為武林中人所共仰的聖地,可說完全由張三丰一手造就。
《莊子》裡面記載,顏回曾經稱讚孔子道:「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在武當七俠心目中,對於恩師張三丰,同樣也有如此五體投地的感覺。甚至乎說一句敬若神明,也絕不為過。
正因為這個緣故,剛才大梵天王評點天下英雄,對於張三丰頗有不屑。認為張三丰年紀已老,修為雖高,但精力衰弱。一旦生死相搏,必定會死在自己手裡。武當七俠聽在耳中,心中都深感不忿。
武當七俠不約而同,在肚子裡暗道:「邪門外道,不知天高地厚,也敢在這裡大發謬論。你可不知道,我們恩師妙悟玄機,早已能夠返老還真,精力不衰,永如少年。假如真讓你遇上恩師,不出三十招,就能讓你低頭認輸了。」
雖然如此,可是這種話,畢竟也只能在肚子裡說。不然的話,就當場露餡了。武當七俠因此都憋了一肚子悶氣,偏又無處發泄。
這種情況下,「蕭元亨」三個字,就變成他們藉機發泄的突破口了。尤其,當武當七俠看見,一旦提及蕭元亨這個名號,大梵天王眉宇之間,便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凝重神色時,武當七俠更感覺活像三伏天裡切開個冰鎮西瓜來大快朵頤,從頭髮尖一直爽快到腳後跟,大有吐氣揚眉之慨。
偽裝為唐低首的武當二俠俞蓮舟,凝聲道:「天王,剛才你說,明教的白衣世尊之子,和朱元璋兩人,到最後拼了個同歸於盡。但根據我們唐門的探子所回報,似乎不是這樣。」
大梵天王雖然修為超絕,但大梵天宗始終僻處西北邊陲之地,對於中原武林的各種消息動靜,自然不如唐門靈通。應天府位於東南,大梵天宗更加鞭長莫及了。所以聽到「唐低首」這樣說,大梵天王倒也不以為忤,只是問道:「哦,不是這樣?那究竟是怎樣?」
俞蓮舟緩緩道:「自從當年陰陽法王戰死之後,明教的鎮教絕學明神武典,便就此失傳。可是那世尊之子,當真天縱奇才。他無師自通,竟能通過偷師,盡得月宗武功之秘奧。更結合日月兩宗武學,強行再自創出明神武典。
憑著明神武典的力量,世尊之子不但成為了波斯明教教主,而且還率領大軍,回來向朱元璋尋仇。雖然朱元璋也悟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明神武典,卻還未能圓功。交手之下,當然不敵世尊之子,當場就被殺掉了。
可是世尊之子也沒能得意多久。因為他遇上了蕭元亨。雙方交手之下,蕭元亨大破明神武典,把世尊之子擊殺。據說,也正因為蕭元亨立下了這個功勞,所以朱元璋麾下一群文臣武將,才心甘情願,擁戴蕭元亨為新主的。」
偽裝為唐傷全的武當四俠張松溪,習慣性地咳嗽兩聲。細聲細氣道:「九陽神功驚俗世,君臨天下易筋經。可見九陽神功和易筋經這兩大絕學,威力相當,水平相約。宗主。年許之前,少林寺出了一名叛徒,名為不殺,不知道您是否聽過?」
不殺和海山一樣,都被亂世天魔招攬,加入了第四代蒙古十三翼。大梵天王和海山相互勾結,對於第四代十三翼這個組織,自然所知甚詳。聽到提起不殺的名字,大梵天王隱隱已經明白了。他緩緩點頭。沉聲道:「聽過,那又怎樣?」
張松溪嘆口氣,道:「這個不殺,雖說是少林叛徒,可也當真是百年難得一遇的練武奇才。他修練少林易筋經,不但練成了黑級浮屠最高境界的一間戰紋,甚至還把本身殺性融入易筋經之中,突破極限,獨創出專屬自己的殺性易筋經,威力還凌駕一間戰紋之上。
849: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