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雲的打擊行動並沒有就此終止,而是趁這次機會,將山東的鹽業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懷著這個目的,在這次打擊走私商的行動中,私鹽於是就成為方雲照顧的重點對象,方雲不單只是打擊走私私鹽的商隊,生產私鹽的私鹽販子也方雲的打擊範圍內。
搜捕販賣私鹽的鹽商,軍隊還需要通過撒網撈魚的方式,不僅耗費人力物力,還不能確保萬無一失,但抓捕那些生產食鹽的私鹽販子,相對來說就要高效多了。
山東的鹽基本上都是海鹽,最好的鹽場早在開國時期就已經被官府占了,而且鹽場也只有官營,不是官方開闢的鹽場都屬於私鹽。
只不過後來由於管理不善以及官員過分剝削灶戶的原因,導致大量的灶戶逃亡,官方的鹽場由此荒廢。
說是荒廢了,但其實也不是真的荒廢,只是從官府手裡賺到了私鹽販子手裡了,鹽販子只要向當地官府交上一筆好處費,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官方的鹽場生產私鹽。
此外,自嘉靖年以後,山東沿海私自製鹽及販鹽者增多,形成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山東出產的食鹽已經遠銷外省,每年在鹽業上都能產生巨額的利潤,但是朝廷卻享受不到一個銅板的好處。
首先生產私鹽的鹽販子肯定已經打通了當地官府的關係,他們往往只需要賄賂幾個地方的主官就行了,而售賣私鹽的鹽商,背景就更大了。
他們還用販賣私鹽所得巨額利潤,專門供養了一批為他們搖旗吶喊的文人士子,反對朝廷向鹽稅下手。
如此一來,這些原本應該屬於朝廷財政收入一部分的鹽利,就落入了鹽商、文人士子以及那些為鹽商充當保護傘之官員的腰包中。
這也是鹽價越來越高,但卻從未遭到官府的打壓,那些喜歡針砭時弊,經常說這個首輔上台政治腐敗,那個首輔上台民不聊生掛在嘴邊的文人士子們,卻唯獨對鹽價越來越高,私鹽泛濫,百姓吃不起鹽的現狀視而不見。
方雲這次對私鹽下手,就是要將山東的私鹽市場全部淘汰,將鹽利掌握在自己手上,鹽利一向都占據封建王朝財政收入的一大塊,哪怕只統一山東一省鹽利,其利潤也非常的可觀。
掌握了山東的鹽場後,方雲就能將山東從容調整山東的鹽價,目前山東六府,只有登萊兩府的鹽價維持在五十文的價格,另外四府的鹽價,多則一百文一斤,少則八十文一斤。
但其實就算五十文一斤,鹽價也極其不合理,鹽的成本價基極低,方雲給他自己名下灶夫二兩一月的工資,成本價也只有四文多一點,不到五文。
但是以鹽商的秉性,他們成本價最多兩文,就算加上運費,五文也足夠了,可鹽價卻賣出八十到一百文的天價。
本來百姓的日子就已經過得非常艱難,昂貴的鹽價對無疑讓百姓雪上加霜,困苦不堪。
要讓山東的百姓日子過得更好,更加安慰,不僅僅要想辦法讓百姓開源,同時還要想辦法幫百姓節流,因此對方雲來說,鹽業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不能任由鹽商來規定鹽價。
之前因為實力的原因,方雲只是控制了登萊兩府的鹽場和鹽價,而且為了引來其他鹽商的敵視,方雲不僅將鹽價定在了五十文,還只針對登萊兩府的百姓售賣這個價格。
不過現在方雲覺得自己的翅膀已經長得夠硬了,山東巡撫都能拉下馬,又豈會擔心區區鹽商的報復。
這次改革山東的鹽業,方雲將強制收回山東境內所有的鹽場,不管是官營還是私營,以後統統歸屬官府,當然這個官府指的是以方雲和孫元化為首的官府。
至於山東巡撫朱大典,身為東林黨的官員,就算他有心阻止方雲,也不會相方雲一樣親自赤膊上陣,作為一個文官,他必須潔身自好,商業買賣這種低賤的行業,豈是堂堂朝廷命官所能為之,簡直有辱斯文。
只有像方雲那樣粗魯,身為廟堂的官員,才會毫不顧忌官聲和影響,直接擼起袖子抄傢伙和商人搶生意,簡直把官府和他們這些官員的臉都丟盡了。
不就是向撈錢嗎,以方雲今時今日的地位,只要他表個態,自然會有無數的商人給他送禮送錢,何必親自上陣了,這吃相多難看,歷史是會怎麼記載他,一點為官的藝術都不懂。
方雲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