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燕飛的資產水平來說,這種大規模的購買糧食種子與化肥他可是承受不了的。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畢竟燕飛此時撐死幾十億的身家,可想要支撐如此龐大面積的耕地大規模種植根本就不夠。
一畝地種玉米的話,至少需要四斤的種子。就算燕飛買便宜的種子一斤也要十塊錢左右。複合肥的話一畝地要用六十斤,一斤三塊錢左右。一畝地還要追肥四十斤的尿素,每斤價格兩塊錢左右。
這麼算起來燕飛在十七世紀種一畝地的玉米至少要花費300塊左右。而燕飛要照顧的可不是什麼一畝地啊,他要照顧的是包括北直隸山東山西以及遼東等地最起碼數千萬上億畝以上的龐大耕地。
就算是土豆番薯等等這些高產作物種子便宜些而且可以少用肥料,甚至就連除草殺蟲的錢都可以用人工來代替,這也是一筆燕飛出不起的價格。
隨隨便便起步就是幾百億的投資,是現在的燕飛扛不住的。
所以燕飛並沒有為所有的控制區都提供全套服務,大部分的地方僅僅是獲得一些高產糧種而已。真正讓燕飛重點關注和投入的肯定是遼東的黑土地了。
這裡不但是世界著名的沃土,還是軍墾的集中地。燕飛的重心自然是要放在這邊。而解決這些種子和化肥的資金來源則是這段時間從遼東森林裡拉出來的巨木以及滿清多年劫掠所積攢的財富!
十七世紀的白山黑水之間林木茂盛,到處都是參天巨木。數以十萬計的眾多包衣們在押解之下拿著斧頭鋼鋸進入深山之中砍伐一顆顆巨大的松樹,楊樹,榆樹,水曲柳,核桃楸,黃菠蘿等等。
一群群被剪掉了豬尾巴辮子變成光頭的包衣們用粗長的繩索將一顆顆合抱的巨木從深山之中拖拽出來。之後在臨時加工廠里被簡單處理之後就通過重載卡車運到瀋陽城外新近修建的大倉庫內。
而這些木材很快就會被燕飛通過時空通道運送到非洲幾內亞,然後以出口的名義從非洲幾內亞出口去華夏。
現代世界之中的華夏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消費國,每年都需要大規模進口木材用以消耗。不過在世界各國都在講究環保,講究保持森林覆蓋的環境下。進口的木材價格可不便宜。
燕飛為了儘快打開市場,直接以低於市場價百分之十甚至是百分之二十的價格向華夏進行出口。
雖然看上去燕飛的損失很大,可實際上他這些都是無本的買賣。幾十萬包衣們砍來深山裡的木頭而已,他付出的頂多就是一些糧食和砍伐工具罷了。
因為時間不算長的關係砍伐出來的木材不算很多,不過過百萬方的原木還是有的,價格方面也是在每方千元左右。這就是至少十億的資金入手。
而且這些木材會一直源源不斷的砍伐,隨著日後占據朝鮮東瀛,還有東南亞等地之後更是有著近乎無窮無盡的森林資源以及勞動人口。所以這將會是一項長期性的收入。
燕飛購買的種子的確是要付現錢,因為春耕急等著用。不過後續的化肥尿素還有農藥什麼的暫時不著急,可以等待後續的木材出售直接從國內轉賬購買。
當然了,並非每年都需要這麼巨大的投入。
第一年的收成出來之後種子方面就可以直接保存下來,省下一大筆的開銷。而化肥方面燕飛已經開始將大量的資料在軍中眾多的補習班裡進行傳授。當然都是一些土化肥的製作和使用方式。
雖然不可能和現代化的化工廠相提並論,但是也足以大幅度提高這個時代的農產品產量。
在十七世紀建設化工廠的念頭燕飛也有過,可多番思索之後還是選擇了放棄。
首先是沒有足夠的人才,這個時代里除了燕飛之外沒有任何一個有相關方面哪怕是基礎知識的人存在。都不說那些複雜的化學公式什麼的了,這個時代的人之中能懂數學的都是鳳毛麟角。
除了沒人之外,無論是開建合成氨還是製造氮肥都不是開建一個工廠就能解決的事情。那需要一個非常龐大的整個體系以及上下游的原料供給才行。
化工行業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單純一個工廠沒有什麼意義。
而且開設小廠的話產量有限,面對整個國家以及未來龐大的殖民地需求完全就是杯水車薪。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