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西北的捷報一封接著一封,京城的百姓都,聽得都快麻木了,閒談之餘,卻也不免會擔心,與西夏打了這麼多年,先勝後敗的事情可沒少見,直到西夏國主李乾順連同皇后太子已在押解至開封的途中,晉王察哥戰死的捷報傳來,京城方才真正沸騰起來。燃武閣 m.ranwuge.com
開封府特意連放了五晚的煙花,才升任開封府尹不久的梅執禮因此被趙佶叫到宮裡狠狠批了一頓,說他太過浪費,但梅執禮看得出眉眼含笑的趙佶語氣雖厲,卻並未真正生氣。
何執中率群臣上表祝賀,趙佶反而憂心沖沖。
滅西夏不難,難的是如何應對北朝接下來的反應。若是因此引發北朝出兵,且不論能不能打得過,兩國一旦開戰,女真人反而會趁勢加速崛起,到時自己辛苦多年,反讓女真人做了漁翁,那就悲劇了。
其實憂心的不止是他,還有西軍的那幾位大佬。西夏既滅,與北朝又有盟約和議,承平多年。那麼這幾十萬西軍何去何從?自己這些軍方頭頭腦腦又該如何?這次西軍也算立下不世功勳,難保官家與那些朝中文臣生出些別的心思來,更何況自太祖立朝,防武將就跟防賊似的。雖然官家這幾年突然開始重視武將,放手讓將領用兵,但誰能保證這不是為了滅夏而用的權宜之計。
滅西夏,對西軍的高層來說,只能算是喜憂各半,喜當然是軍人的驕傲與榮耀便是為國守土,為國開疆。滅一國之敵,這是青史留名的千秋功業。憂的是,西夏沒了,對付西夏的西軍失去了敵人,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當然,折家是沒有太多擔心的,再差也不過是退回府州,世代為朝廷鎮守。這是太祖特許,無論誰為大宋的官家,只要這天下還是趙家君臨,就得世代遵守。
且說何灌留在西夏主持善後事宜,种師道攜韓世忠、戰八方押解著西夏皇室大臣們前往京師獻俘。當然,說是押解,主要是防止這些人自殺,待遇倒是比自己更好。
一路東來,除了在西夏境內與剛入宋境時的數次劫殺外,倒也順利。沿路地方官員恭迎禮送,一路護衛。
不一日,已到京師城外,趙佶委派宗澤出城迎接,商議獻俘事宜。
大宋的獻俘儀式與漢唐大體相同,先奏告天地、宗廟、社稷、岳瀆、山川、宮觀以及京師十里之內的神祠,以酒脯行三爵之禮,唱一番功德讚歌,並將俘虜以白練捆綁,押往太廟、太社溜達一下,告禮於祖宗神靈,然後押往宣德門,舉行獻俘之禮。
這一次西軍滅夏,俘虜一國之主,到了第二日,京城百姓聞風而動,都前往御街兩旁看熱鬧,真箇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開封府、殿前司、皇城司派出大批人馬戒嚴與警戒。
門樓前楹當中早已設帳幄座位,趙佶頭戴通天冠,坐在裡面,何執中等文武百官與种師道、韓世忠、戰八方等獻俘將領在樓下左右班立,樓前稍南設獻俘之位。
百官到齊,早於种師道回京的王富貴親自將班齊牌用紅絲繩袋提升上樓,取出唱道:「稟陛下,文武班齊。」
「引獻俘吧。」趙佶輕輕說道。
王富貴低了低身子,復又站得筆直,高聲唱道:「引獻俘。」
樓下便有殿前司士兵將話一遍遍唱至遠處。
未幾,楊可世帶著白挺兵押著李乾順等人來至獻俘位上,李乾順抬頭望去,卻看不清東朝皇帝的身影,在押解宋將的催促下,只好帶頭跪下請罪:「罪臣李乾順叩見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可世率領白挺兵本就是牽馬押俘而來,此時披掛重甲,便以軍禮拜見,山呼萬歲,震聾發聵。
文武百官與圍觀百姓見到自家這等軍容軍威,也跟著大呼聖上萬歲之語。
王富貴便展開露布,宣讀捷報。
翰林學士們的文才自然不用懷疑,只是這洋洋灑灑的功德長文念完,趙佶差點要睡著了。
直到何執中請奏如何處置西夏君臣之時,趙佶打起精神,說道:「李乾順也是一國之主,能主動請降,難能可貴,今賜封為安樂公,與家眷留居京師。至於成安公主,我朝與北朝素來交好,看她自己意願,若要還遼,朕自當禮送歸國。其餘人等,交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