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揚,紹揚在家不?」這邊剛把小床安放妥當,就聽見外頭有人招呼。
曲紹揚從屋裡出來,到外頭一看,原來是周家老三和老四。
「傳勇、傳智,你倆來了,咋不進屋呢?」
曲紹揚朝著狗子擺擺手,不許它們再叫,然後招呼周家兄弟進門。
「不了,不了,我們就是過來找你有點兒事。
這不是到紅榔頭市了麼?屯子裡有人組織進山放山去,差了一個人。
我們想問問你,跟我們一起啊?」
放山,就是進山去尋找野山參,挖棒槌。
清康熙年間,朝廷為了保護龍興之地不被破壞,下令封禁長白山,不許尋常百姓,尤其是漢人百姓入內。
同時,朝廷在扈倫四部之烏拉國駐地,設立打牲烏拉總管衙門,有專門採挖人參的「參丁」,也叫「刨夫」。
每年一到季節,封禁開放,持有參票的參丁統一進入長白山地區,採挖人參。
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一項活動,稱作放山。
至於紅榔頭市,就是指人參籽變紅了,這個時候最顯眼,也最容易發現人參。
大多數人放山,都會選擇在這個季節進山去。
只有那種常年住在山裡的老山狗子,才會一年到頭都放山。
放山的規矩很多,其中有一條,叫去單回雙。
啥意思呢,就是參幫通常會把人參看做是人,進山的人是單數,回來帶上人參,這就算雙數了,大吉大利。
有時候,湊不齊人數,寧可一個人進山,單棍撮,也很少有倆人一起進山的。
這主要是為了自保,倆人進山遇見大貨,萬一另一個人齊了貪念,另一個人豈不是危險?
所以,像曲紹揚和劉東山這樣,倆人進山的,其實不合規矩。
當然,他們也不是為了放山,那是碰巧遇到的。
紅榔頭市到了,屯子裡這些人就集結起來。
找一個歲數大經驗多的人當把頭搭幫,一同進山去,希望能有所收穫。
可是大傢伙兒左算右算,都是雙數,不讓誰去吧,都不好,那就只能再添一個人。
周傳勇兄弟倆左思右想,最後決定來找曲紹揚,問問他想不想去。
曲紹揚一聽就愣了,隨即想起來師父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的財命兒是固定的。
今年他們已經進山拿了那麼多棒槌,就不能再貪心。
參幫行里也有這話,第一次進山如果有所收穫,下山後就不能再次返回山里了。
如果沒有收穫,那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進山,這都不犯毛病。
「傳勇,我就不跟你們進山了吧,這幾天我還有要緊事,得出門一趟。」
曲紹揚沒猶豫,直接就決絕了周傳勇的邀請。
周傳勇沒想到曲紹揚會這麼幹脆的就拒絕,當即不解的問。
「啥事兒啊,這麼要緊,連錢都不掙了?」
「哦,紹揚要去營口、金州那拉溜兒,去招攬幾個開荒的。
我們不是買下來一大片荒地了麼,得趕緊找人開荒,不能耽誤了來年種地。」
這時候,劉東山也從屋裡出來了,聽見周傳勇的問話,劉東山趕忙說道。
「這個時候去招攬人,回來了還得蓋房子啥的,等到老秋開荒正好。
所以,我們就沒時間去放山了。」
進山放山時間不短,少說半個月,多說一個來月,有沒有收穫還不一定呢,曲紹揚他們哪裡耗得起?
再說了,今年他們收穫已然不小,沒必要跟這些人摻和。
周家那上百畝地,是老周領著四個兒子一鎬頭一鎬頭刨出來的,前前後後用了好幾年的時間。
所以周傳勇一聽劉東山的話,當即就愣了下,「哦,你家那塊地,不自己開荒啊?」
大傢伙兒知道劉東山和曲紹揚買了四五百畝荒地的時候,有的人背地裡還笑話呢。
說這倆人一看就是老趕,莊稼院的活啥都不懂。
四五百畝地開荒,那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