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之餘張如晦多少有點緊張,不過,緊張歸緊張,他仍然只行了道家之禮,打一稽首。
張如晦眼看蔡鋆三叩九拜之後反而不緊張了,蔡鋆叩拜完了還特意拉了一下張如晦,張如晦絲毫不動。
張如晦掛了一個「監副」的虛職,也算是大宋體制內的一位官員,見君不拜,成何體統!
張如晦為何憑地膽大?
這和他師父林靈素的師傳有關,俗話說的好,有什麼師父就會教出什麼徒弟,這句話還是相當有道理的。
看看唐三藏就知道了,跟著他的幾個徒弟最後都成佛了。
林靈素不只一次教育過張如晦,「你身為一名道士,乃是出家修行之人,萬萬不可阿世媚俗、趨炎附勢,自低身份不說,搞得自己一身惡俗之氣。上拜道祖、道尊,下拜師尊、師長,絕不能向權貴低頭,你的頭越低,你膝蓋越彎,你的骨頭越軟,人家越瞧不上你,人家越不把你當回事。人啊,只有站著,才象一個人。要想別人看得起你,你先得看不起對方才成!」
這都是什麼邏輯?真夠混帳的!
張如晦一向對師尊言聽計從,林靈素的所做所為也讓他這個當徒弟的眼界大開,腦洞大開。
耳濡目染之間,張如晦沾染了林靈素的很多習性。
這次面聖,張如晦看到蔡鋆五體投地整個人爬在地下的時候,他不禁點頭暗贊,「師尊說的太對了,人只有站著,才像個人,爬在地下的,怎麼看都象條狗!」
趙佶的目光不停地瞄著張如晦,基本無視蔡鋆,蔡京家的小孩是什麼樣子趙佶比對自己家的小孩都了解。
趙佶注意到張如晦那張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臉上充滿了自信,現在面對著朕的懾人龍威,處之泰然,沒有一絲畏懼,讓他不禁暗忖,「這傢伙果然得到了林靈素的真傳,真是一路貨色一丘之壑,沒有一個讓朕省心的!」
趙佶一直不支聲,其他人也就不敢亂說話,屋子裡的人暗中揣測趙佶詔見九鼎工程的鼎監和監副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找一個人,不過沒有人敢直言點破,因為他們都知道「出頭的椽子先爛」這個簡單的道理。
時間過的真慢,過了足足有小半個時辰,寶文閣內氣氛壓抑,沉寂無聲,連室內的大氣壓也降低了倆百個毫米汞柱。
其他人都能沉得住氣,只有蔡鋆忍不住悄悄抬起頭向自己老子蔡京徵詢了好幾次意見。
蔡鋆實在搞不清楚,突然傳旨見駕為哪般,老爹你為啥一直不開言?
蔡京目不斜視,他不能當著趙佶的面給自己兒子通風報信,那成什麼了?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講原則的,這種事情私下點拔一下就可以了,檯面上要給人留下口實太沒腦子了,何況,自己的一舉一動什麼也別想瞞過趙佶這小子,這小青年心明眼亮著呢。
見爹一直沒反應,蔡鋆心裡直犯嘀咕,「老爹今天是怎麼了,惹得官家不高興,連個板凳也給撤了,不會是要變天了吧?爹要不當官了我可怎麼辦?你把大宋的官都當遍了,可兒子還沒當過幾個呢,你不幹了也不提前跟兒子商量商量,我也有個心理準備好接你老人家的班呀。」
蔡鋆越想害怕,最後,竟然自己嚇出一身的冷汗,把後背都浸濕了。
蔡京心裡也在打著小九九,見自己兒子屢次三翻地沉不住氣,瞅自己,忍不住暗罵了一句,「瞧你沒出息的樣子,你看我有個屁用,這種情況我能告訴你什麼?沒見著官家這小青年今天又抽瘋了,連這點思想覺悟和認識都沒有,什麼素質,真是的!你幾個哥哥沒有一個象你一樣笨,你還是我親生的兒子嗎?」
最後,還是趙佶先發聲了,畢竟他只是想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無論是讓楊戩離自己遠點,還是讓蔡京站著都是如此。
現在目的達到了也就算了,什麼事情都要留點餘地,朕的江山社稷還要靠眾位愛卿來打理呢,現在有真才實學又有辦事能力還能夠得到朕的信任的人是越來越少了,朕可不希望把自己一身絕世的才華和卓越的藝術細胞都埋沒在文山會海之中,朕還打算全身心的投入到偉大的藝術創作中去給後世留下更多的光輝又燦爛的不朽神作呢。
趙佶輕輕的「嗯嗯!」了倆下。
蔡鋆嚇了一哆嗦,蔡京和楊戩清楚怎麼回事,暗自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