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曆154年2月19日,聯軍已經奪回三成的失地。在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大戰略之下,聯軍的戰損非常低,傷亡總數不超過七千人。貴族軍和地方叛軍因為攻城、內耗等原因,傷亡總數超過五萬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職業軍人。
地方叛軍每次戰敗,都會有大量的士兵潰逃。其中有些人落草為寇,但大部分人都選擇解甲歸田,過安穩日子。貴族軍的狀況要好很多,潰散的士兵大部分都能收攏回來,只有少部分會變成盜匪,或逃回本地。
截止新曆154年1月末,聯軍與貴族軍的兵力差距已經大大縮小。算上地方叛軍,已經動用了僱傭軍的貴族軍的總兵力大約為一百二十萬。聯軍的總兵力超過九十萬,其中拜倫斯軍伊利比軍和厄古斯軍占二十萬,剩下的七十萬都是泰容王國的軍隊。
只要再給泰容王國半年時間,他們可以再動員十萬人參戰。這不是泰容王國動員能力的最大值,但是如果再動員下去的話,縱使有拜倫斯王國這個大糧倉在,聯軍也養不起更多的軍隊了。就算是糧食夠用,運糧食的人和車也不夠用。
貴族軍方面的狀況也差不多。從戰爭開始到現在,除了僱傭軍以外,貴族軍幾乎沒有補充過任何部隊。和戰損極小的聯軍不同,作為進攻方的貴族軍戰損很大,消耗也很大,補充上來的新兵多半會被當成炮灰使用,以減少精銳部隊的損失。然而這些炮灰都是領地內的精壯男性,死太多的話,領地的發展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貴族軍是來收復失地的,不是和泰容王國拼命的。可是他們的失地大部分被地方叛軍掌控,剩下的部分都是已經要塞化的堅城,易守難攻,再加上援軍入境,聯軍的機動部隊增加,貴族軍必須分出大量軍隊牽制聯軍的機動部隊。
如今麥爾指揮二十萬聯軍部隊,與三十萬貴族軍在赤水河以東的平原上對峙。騰源指揮的二十萬聯軍,與三十萬貴族軍在威金山以北的平原上對峙。麥爾和騰源都是威名遠揚的將領,在兵力對等的情況下,貴族軍很容易軍心不穩,所以牽制他們的部隊數量必須要多。目前算上僱傭兵,貴族軍的總兵力只有七十萬,其中有六十萬要用來牽制聯軍,只有十萬人能用來攻城。
地方叛軍都是為了利益才站在貴族軍這邊的,他們怕自己的實力受損失,不願意與貴族軍合兵一處,有些勢力甚至連軍糧都不願意出。在地方叛軍的固執之下,大量的可用兵力滯留在後方。這就導致攻城的部隊兵力嚴重不足,而防守方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在戰鬥,破城難度極高,直到現在貴族軍也沒能攻下一座城市。
為了提高攻城效率,貴族軍準備將攻城的部隊集中起來,一座城一座城的打。別看聯軍還剩五十萬人,比貴族軍多很多,但是別忘了,聯軍要穩步收復失地,收復的失地要派駐足量的軍隊防守,以防敵軍反撲。同時各地的守軍是無法抽調的,一旦地方叛軍察覺到某座城的守備薄弱,肯定會趁機來襲。萬一被敵軍破了城,又修好了城防工事,聯軍再想收復失地就要付出很大代價了。
所以五十萬人對於聯軍來說,還是顯得有些不夠用的。接下來要動員的十萬人,主要是為了補充這方面的人員缺口。聯軍還需要一支機動部隊,以免貴族軍將攻城的部隊集中起來,合兵一處,穩步攻城。
從戰略局勢來看,聯軍的行動顯然慢了一步。第三支機動部隊還沒有組建起來,但是貴族軍已經改變了戰略。貴族軍的合兵行為不會給聯軍帶來太大的麻煩,因為就算是合兵一處,攻城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春山城和遙林城都有重兵把守,貴族軍是不可能攻打這兩座城市的。他們的目標只能是中小型城市,就算是守軍規模在五千以下的小城,至少也能給貴族軍造成三千人的損失。幾座城下來,貴族軍就會損失兩三成的兵力,士氣會暴跌。攻下城之後,貴族軍還要分兵守城,這樣一來他們可用的兵力就更少了,很難有餘力再打下去。
但問題是,被貴族軍占領的城鎮會很難啃。萬一貴族軍選擇暫且收兵,維持現狀,聯軍還得想辦法把城鎮奪回來。一旦攻守互換,兵力本來就占劣勢的聯軍會比貴族軍更難受,很可能無法奪回這些城鎮。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聯軍必須得和貴族軍打一場大仗,擊潰其中一支牽制部隊。在主力受挫的情況下,貴族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