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曆154年8月22日,遙林城。
麥爾與撒林、騰源相對而坐,面色凝重。
赤水河會戰結束後,麥爾在泰容人心中的地位大大提高,甚至將騰源遠遠的甩到了身後。拜倫斯王國趁熱打鐵,派人到泰容王國宣傳本國的優良政策,想讓泰容人接受新的政體,徹底歸順拜倫斯家。
泰容王國的情況比他們想像中的複雜,可是宣傳效果卻比預想中的要好得多。絕大部分泰容人不希望麥爾在泰容王國組建內閣,而是希望直接把泰容王國併入拜倫斯王國,直接享受拜倫斯王國的優良政策。
泰容王國的情況複雜,主要是因為地區之間存在這一定矛盾與分歧,這些矛盾和分歧都是泰容貴族時代留下的。由於占領區內的地方叛軍已經被全數剿滅,拜倫斯王國的政策只會給當地人帶來好處,所以他們自然不會拒絕會帶來新政策的新政體。對於習慣了諸侯割據,相互征伐的泰容平民而言,腦袋上頂著的是哪個國家的名號並不重要,只要統治者勤政愛民,能給他們帶來好處,他們就會支持他。
他們覺得拜倫斯王國才是麥爾的根本,泰容王國只是被聯統國,就算麥爾對泰容人很好,在政策上他還是會偏向拜倫斯王國。如果把整個泰容王國併入拜倫斯王國,那泰容人就成了拜倫斯王國的第一大種族,會占據主導地位。麥爾為了國家穩定,肯定會偏袒泰容人。到時候泰容人就會獲得更多的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與其說泰容王國要併入拜倫斯王國,不如說是泰容王國想要吞併拜倫斯王國,然後把名字換成對方的。泰容人的想法傳回國內,遭到了本國人,尤其是非泰容人種族的強烈反對。同時,該事件還讓本國的泰容人在立場上變得十分尷尬。支持本族人就會得罪本國人,支持本國人就會得罪本族人,保持中立還可能被雙方斥責不作為。
無奈之下,拜倫斯王國的泰容人選出代表來到拜倫斯城請願,希望國王陛下能夠儘快解決這個問題。青石宮方面把本國泰容人代表的請願書送到遙林城,並將國內的情況告知麥爾,然後麥爾就把撒林和騰源找來開會了。
將泰容王國和拜倫斯王國合併,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之前已經講過了,合併之後泰容人會占據主導地位,引起其他種族的不滿。
拜倫斯城的居民是王國中自豪感最強的,因為這座城市是麥爾親手建立起來的。拜倫斯王國的國民也有著類似的自豪感,因為這個國家是麥爾親自打下來,並建設起來的。前者將自己當成是拜倫斯王國的核心,後者將自己當成拜倫斯家勢力範圍的核心。
兩國合併之後,拜倫斯王國的重心勢必要向泰容王國的方向轉移。因為泰容王國有更多的人口,以及更大的領地,在平定地方叛軍之後,除展度極高的春山城和遙林城以外,人口過五十萬的城市還有十五座。拜倫斯王國人口過五十萬的城市只有希望城,但就展度而言,它也只是勉強和上今城持平。
如果泰容王國統一了整個泰容種族,人口過五十萬的城市將增加到二十七個,擁有一億一千萬的人口。到時候就算把布金共和國併入拜倫斯王國,總人口排在第二的伊利比人也算是少數種族,其他種族就更是如此了。
遙林城的國王臨時辦公室內,麥爾冷靜的看著撒林和騰源。這三個人已經在辦公室里坐了快半個小時,除了麥爾交代情況的幾分鐘以外,三人一直保持沉默。撒林和騰源的目光始終在對方身上,麥爾能從他們的目光中明顯的感覺到警惕和不滿。
伊利比人是第一個追隨拜倫斯家的種族。那時的伊利比人很弱小,內戰讓他們損失巨大,統治者的**無能給公民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就在伊利比人快要在內戰和壓力的雙重折磨下崩潰的時候,格瑞出現了。
他像一道可以驅散黑暗和寒冷的光芒,給伊利比人帶來了光明和溫暖。他的理論一出現,就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了伊利比諸國。大改革爆,伊利比人推翻了王政制,建立了共和制,拋下民族間的仇恨聯合在一起,一躍成為新世界綜合實力最強的種族。
伊利比人強大起來之後,並沒有忘記他們的「國父」。他們願意接受格瑞的調遣,還肯為格瑞的兒子保駕護航。伊利比人甘心情願的付出,他們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報恩,一方面是想建立一個在格瑞統治下的伊利比王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