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山的兩邊
第一六七章(山的兩邊)
桑家塢新村與樓岐村僅一山之隔。
這次新村的占用山地、灘涂都是從樓岐村划走,樓岐村也獲得一大筆補償款。
與桑家塢新村規模建設相比,樓岐村更多人選擇到縣城買房。
雖然都處於海邊,但一個山樑相隔,樓岐村好象成了山村。
獅子岩山坳子水庫蓄水成功,樓岐村許多人前來觀看,除了羨慕還有不少牢騷的後悔。
這個水庫並不是在每個人手中都能變廢為寶,1500萬的投入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其實,水淨化廠包括水庫的現在投入沒有那麼多,主要省去一大筆淨化設備的錢,這些省下來的錢又被丁文做主花到挖溝渠上。
村內水泥路又要動工,看得樓岐村的村民們眼紅。
以前常笑桑家塢是個鬼都不願意去的村落,現在這發展情形看得這些人咂舌,不少外村的親戚常來串門。
這不,大舅娘家來人,是她三叔,樓岐村的村長。
韓村長在大舅引領下逛完整個村莊,只能頻頻地搖頭,說一山之隔怎麼差距這麼大?
大舅卻說,一海之隔差距也很大。
照目前來說,隨氏在筆架島的投資超過桑家塢新村。
從海那邊動遷過來,大舅切身體會到差距,在新村建設上,與姚官二人對咱言聽計從。
「你還不滿足啊?」韓村長誤會了大舅的意思。
大舅說與海的那邊差距實際存在,但桑家塢新村會迎頭趕上,只差時間問題。
這話讓韓村長詫異,什麼時候起桑家塢變得自信?想想往年都是衝到鎮政府喊窮、要扶貧款,現在說要趕超筆架島?
其實大舅知道,有了互助基金會,大伙兒可以大膽投入紫菜田、花蛤地里,即便新的養殖場需要兩三年後才收益,但大伙兒的眼下生活無憂。
竹架子陸續在海地里固定,只待白露季節一到就潑上菜苗,因此大舅當前傷腦筋的事就是烘乾廠。
不就搭個臨時廠房,裝上烘乾設備,拉上三相電,有什麼複雜的?
聽某人說個輕巧,桑春這回賴定,反正某人現在整日無所事事。
快要離開新村回到縣城的丁母,堅決力挺桑春。
可某人雙手一攤,這樣的事又分派到包品之頭上,誰叫人家通這一行?
韓村長吃了頓豐盛的午餐,喊桑春一起向鎮裡提提,老河道該要稍微治理。
老河道,天旱時無水,下雨時上面放水,前幾年一次大水衝垮沿岸山體。
轉達來的這個訊息不得不引起丁文重視。
水火無情,斷不能存在危及新村安全的因素。不過治理老河道,可防範於未然,倒不必杞人憂天,因為新村選址時不僅僅丁文一人說了算,畢竟還有許多專業人士綜合考慮。
為此,丁文特地喊上包品之,由桑春帶領下前樓岐村。
由於山樑子擋住季風,山樑子兩邊可謂涇渭分明,那邊的山坡樹林茂密,滿眼鬱鬱蔥蔥,以前可是山青水秀的村莊。
一棟棟房子無章坐落,舊的有老式四合院、六合院,新的有不少磚房。村道曲折,四輪車子進村可難,這是現階段農村存在的普通問題。
大舅說看完了樓岐村才覺自己新村規劃得好。
三人來到老河道樓岐村段,一路沿河道旁,從上游往下遊走,確實看到多處坍塌的山體,部分山體露出一層層分化岩。到了桑家塢新村段,老河道寬出幾倍,山體都是整塊的大岩石,應該丘陵一個整體。
看來老河道治理得花一大筆錢,聽陳建和楊曉平常訴苦,至少在近幾年內沒戲,所幸的是,桑家塢新村在這方面隱患甚微。
包品之指著老河道堆積著那些大小不均岩石說,架橋的橋墩要考慮上游順水衝來的岩石,一拱橫跨有四十餘米,這座橋耗資不小。
丁文一聽急了,不小是多少啊?
現在不同前些日子,沒有「錢源」,用去一分少一分,看來規劃的藍圖有些大,還是快把養鰻場建起來,洪荒湖裡的花鰻鯢早泛濫成災了,也不能遊手好閒一兩年不是。
桑春和包品之是理解丁文,為了桑
第一六七章山的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