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一點,那就是英國戰列艦在防禦方面確實是很優秀的。這不是說英國戰列艦的裝甲有多厚,而是英國戰列艦在總體設計方面確實很值得稱讚,而這也是英國人在戰爭中用鮮血換來的教訓與經驗。
在第一次全球戰爭中,有三場相當重要的海戰,而其中唯一一場生在大西洋上的海戰就是「日德蘭海戰」,交戰雙方是英國的大艦隊與德國的公海艦隊。從實力上講,英國大艦隊比德國的公海艦隊強大得多,而且最後英國也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迫使德國公海艦隊退回了內海,直到戰爭結束,德國公海艦隊都沒有能夠完全恢復戰鬥力,再也沒有對英國海軍構成威脅,並且在戰後,好幾艘沒有修復的戰列艦被拆毀。可是在戰術層面上,英國大艦隊卻是失敗者,從戰艦的損失數量,艦隊官兵的傷亡數量上來看,英國都是戰術上的失敗者。
導致這一結果的因素很多,比如英國大艦隊在戰術上的失策,德國海軍的優秀素質,德國戰艦的優秀性能等等,可其中有一點相當重要,那就是英國那些戰沉的戰艦在設計上的嚴重缺陷。
當時,英國海軍戰沉的三艘戰列巡洋艦中,有兩艘是因為彈藥庫爆炸而沉沒的。而德國公海艦隊裡的四艘戰列巡洋艦都遭到了重創,而且其中兩艘的彈藥庫都中了彈,可卻沒有一艘因為彈藥庫爆炸而沉沒!原因是,德國海軍先在戰艦上採用了彈艙隔離化設計,在彈藥庫中彈後就立即注入海水。避免了彈藥庫爆炸。而英國海軍當時的戰艦上卻沒有這一設計,只要彈藥庫挨了炮彈,那戰艦就肯定完蛋!
這只是在戰爭中直接暴露出來的問題。戰後,英國人在反省的時候就現。他們的戰艦在設計上確實存在太多的弊端,特別是防禦上地弊端。而血的教訓讓英國人將戰艦地生存能力擺在了位,其在戰後設計的所有戰列艦都先強調了生存能力,而不是火力。這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吧。畢竟,在戰後。特別是在海軍條約有效期的最後幾年,唐帝國,美國等海軍強國在設計戰艦的時候,強調地是火力,裝甲,度這三項最為重要的性能之間的平衡,也就是說戰艦的總體性能是最為重要的,而單獨突出某一項性能都不不採納。而且,後來也證明,這確實是一條正確的展方向。
英國人沒有立即跟隨這個潮流(從「前衛」級開始。英國海軍才認識到了戰艦性能平衡的重要性)。正因為強調了戰艦的生存能力,所以英國海軍在戰後徹底的取消了之前海軍大臣費希爾主張展的以度為要性能地戰列巡洋艦,而是重新回到了展戰列艦。特別是快戰列艦的道路上來。而這也是「英王喬治五世」級與「獅」級誕生的直接原因,這兩級戰列艦都很強調防禦,而且度都不慢(「胡德」級戰列巡洋艦隻造了一艘,也正是這個原因)。
為了提高戰艦地防禦能力。英國人在很多方面採取的辦法確實是讓人費解的。比如,「英王喬治五世」級的排水量比「新省會」級(初期型號)少不了多少,可採用地卻是14英寸火炮。而當時,英國海軍是有能力生產性能優秀的16英寸火炮的(「聲望」級戰列艦上裝備的就是16英寸主炮),而且英國海軍的15英寸火炮的性能也是相當不錯的(炮彈不怎麼樣)。只是因為受到海軍軍備條約的限制,不能裝備36o毫米口徑以上的主炮,而英國海軍又急需新的戰列艦,因此才出現了在45ooo噸的戰列艦上裝14英寸火炮,也就是大艦扛小炮的情況出現。
而要是在唐帝國海軍的話,肯定會採用別的解決辦法,比如在設計的時候預留改進的餘地,條約失效之後就換上更大的主炮,或者是晚兩年建造。可英國人卻沒有這麼做,當時要在「英王喬治五世」級上換裝15英寸或者16英寸主炮的話,那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改裝費用也不會少到哪裡去。
可以說,在唐帝國海軍的眼裡,英國人展戰列艦的方法是難以理解的。甚至連美國,日本都覺得英國人確實很奇怪,明明有能力打造世界上最好的戰艦,卻偏偏愛走極端。可這也是實際情況造成的,畢竟,在北大西洋上,英國海軍要對付的是德國海軍,而在第一次全球戰爭之後,德國海軍全面萎縮,根本就無法挑戰英國海軍,戰艦的火炮口徑小一點不是什麼問題,只要有足夠的戰艦,就能嚇得德國戰艦不敢離開港口了。
在北大西洋上,這個問題確實不明
第十五卷絕地反擊第三十三節轉向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