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之地並不寬闊,也就是五六百米寬的樣子,不過河谷之外的高地由於水流的侵襲倒是比較平坦,整個戰場以河谷為中心一直向兩側延伸了五六里路,這才碰到高山絕壁的阻礙,同時這樣的地勢也保證了對峙的兩軍很難迂迴到各自的側面或者背後,這也是雙方軍隊整個戰壕的最遠長度。
說到戰壕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過戰壕戰並不是一戰的專利,如果往前追溯半個世紀左右,我們便可以發現在美國南北戰爭末期,南軍和北軍在一些呈現僵持局面的戰場上便已經出現了挖掘戰壕形成對峙的局面,而在一戰爆發十年前進行的日俄戰爭中,日俄兩軍也曾在1904年至1905年冬季構築陣地,呈現出了戰壕戰的局面。
如果追根溯源的話,也許我們在公元前的古代圍攻戰中便能夠找到一些戰壕戰的影子,但在近代戰術理論中,直到18世紀法國的沃邦元帥制定出了詳細的圍攻戰理論之後,戰壕才重新受到了軍界的重視。
雖然在19世紀的拿破崙戰爭時期由於機動作戰得到了長足發展而使戰壕對於野戰再一次顯得無足輕重了,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工業技術的發展使步兵在自動武器面前顯得不堪一擊,而大量的鐵路也使進攻一方難以在戰略機動性上超越守軍。
二者相加,終於使戰壕戰成為了一種貫穿整場大戰的戰爭形式,讓步兵對配有機槍的戰壕衝鋒也成為了一種無異於集體自殺的愚行,一挺夾在戰壕里的機槍有時甚至可以擊倒1000名士兵,開戰不到兩個半月,戰線就完全陷入膠著狀態。
一戰開戰後不久,由於德軍將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了用於進攻法國北部沿海、包抄巴黎的右翼,因此左翼負責守衛魯爾工業區的德國第六軍便在防線上挖掘了大量戰壕,與戰爭後期相比,當時的戰壕相當簡易。不過是在地面上挖出的淺溝,站在溝里的士兵有大半的軀幹會露在地面以上,波斯政府軍所挖掘的戰壕就是這種戰壕,這也是新澳港炮兵打在對方陣地上每一炮都有收穫的原因。
1914年9月。德軍停止右翼的進攻被協約國軍隊所遏止,因此也開始在埃納河北岸的高地上挖掘戰壕,與左翼軍團的情況相同,此時這裡的戰壕最初也相當簡陋。
然而,在德軍阻止協約國反擊的過程中。原先那些簡陋的戰壕很快便演變成了精心打造而成的堅固設防工事,最終宛如抽象藝術般畫一般複雜而系統的死亡迷宮出現在了戰場上,到戰爭爆發的第二年,戰壕從瑞士邊境開始,貫穿法國和比利時,最後一直延伸到了北海沿岸,吞沒了兩軍總共數百萬條生命,成了名符其實的絞肉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法國、德國軍隊構築戰壕的方法並不完全相同,但在基本形式上大同小異。從1915年開始,被當做工事使用的正式戰壕通常都有著三米深度和兩米的寬度,底部還設有排水溝以及木板鋪設的底板,挖掘戰壕時挖出的泥土也被裝入麻袋堆在戰壕兩側,這樣既可以防止泥土從戰壕邊緣滑落,同時也可以阻擋爆炸衝擊波。
在一戰初期,多道戰壕之間通常為平行布置,各戰壕之間則由交通壕連接,不久之後,警戒哨、機槍陣地、迫擊炮陣地也被引入了戰壕體系。除主戰壕以外,就連交通壕也演變成了Z字形結構,既可以減少對方炮火上海,也可以集中更多活力打擊來犯敵軍。
整個防線有數條戰壕陣地。以英軍為例,戰壕陣地由前方區域、戰鬥區域、後方區域的三層結構構成,此外戰壕內也逐漸出現了各種生活設施,如宿舍、廁所、臨時醫院等。
戰壕內的平常生活極為無聊,在保持士兵警惕性的同時,如何打發時間也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當然,有緊張戰鬥的時候,士兵們根本無暇無聊,即使是在相對平穩的時期,小規模的襲擊也是家常便飯,而且對方火力經常會對較為暴露之處進行轟擊,因此在戰壕生活時,儘管沒有什么正式的作戰行動,士兵們也必須時刻提防死神降臨,一旦戰場上出現大規模行動,那麼所謂人間地獄也就降臨了。
一戰後期的戰壕講究的是深和寬,目的是防止敵軍重炮的襲擊,在新澳港軍隊初建之時,徐衛對士兵們的戰壕訓練就是這種類型的戰壕,為此還受到英國和德國軍官的嘲笑,沒經受過一戰洗禮的他們依然普遍接受拿破崙的軍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