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因為臨淄的服務業很發達,所以比美大賽是八方支援,很快就像模像樣地組織了起來,需要什麼資源,各行各業慷慨解囊,因為悅來客棧提出了冠名的想法,所以很多商家都願意提供自己的商品換取冠名權。筆硯閣 www.biyange.net
比美大賽很快就到了臨近的日子。
這次參加比美大賽的一共有八位美人,情報都已經通過悅來客棧公布了出來,引得大家交口稱讚,翹首以盼。
連稷下學宮裡都全是談論美人的聲音,學生們也是無心學習一心只想觀看比美大賽。
孟子見了也只能說一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莊周也是對臨淄的風氣無可奈何,說道「臨淄民眾就好像不是活在戰國一般。」
確實如此,臨淄的危機感太少了,所以後來臨淄城被燕國所破,齊國從此一蹶不振。臨淄距離戰爭太遙遠了,所以一片歌舞昇平。
在小國的國土上正在上演天災人禍,在大國的國土上正在上演圖強變法。齊國雖然也在整頓吏治,但真的很難將臨淄的情況和戰國聯繫在一起。
莊周嘆氣,失去了言語,他對比美大賽並無興趣,只是覺得國與國的悲歡離合果然是不相通的。西方的秦國為了變法人頭滾滾,東方的齊國卻在大辦比美大賽,同樣是華夏土地上的國家,差距卻如此巨大。
強國根本不會同情弱國,反而還要乘虛而入吞併弱國。強者對弱者出手,弱者對更弱者出手,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
「這個天下已經無可救藥。」臨淄越是熱鬧,莊周越覺得天下糜爛,於是躲在房間裡去研究齊物論去了。
雖然臨淄讓莊周看不下去,不過在臨淄遇到大量學者之後,莊周的學問水平倒是提升了不少。現在他要完善自己的思辨理論,仿佛外面的熱鬧和莊周是在兩個世界。
辯論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過辯論,莊周完善自己的理論,完善自己對世界的看法,試圖解答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混沌。為什麼人會勾心鬥角,為什麼國會互相征伐。莊子認為並不是什麼道德不道德的原因,而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成心』。成心可以理解為偏見,人們只會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只樂意看自己看到的東西,所以才會爭論不休,攻伐不斷。
所以如果人能脫離成心看待問題,或許就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國家和國家也會和平相處,那麼萬物齊同,無分彼此。
就在房間裡,莊子寫下了朝三暮四的寓言故事。也就是說有個養猴子的人給猴子早上三個栗子晚上四個,猴子們哇哇大叫不樂意接受。於是養猴子的人換成了早上四個栗子晚上三個,猴子們就很高興了。
猴子是不是很蠢?不管是朝三暮四,還是朝四暮三,一天都是七個栗子,換一下有什麼好高興的?然而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因為他們有『成心』,看待事物都是偏見的、片面的,根本看不到整體。
猴子只看到了早上的栗子從三顆變成了四顆,於是很高興。人覺得猴子蠢笨是因為它們只看到了早上,根本沒看到一天的整體。但人族在看待事物的時候何嘗不是和猴子一樣也只能看到片面,也因為自己在片面上的成功而高興呢?和猴子也沒有什麼兩樣。
在莊周看來,臨淄的人就和朝三暮四的猴子一樣,只看到了自己的幸福卻沒有看到天下的混亂,因為眼下的比美大賽興高采烈,而沒看到天下的苦難,臨淄的幸福和天下的苦難相比,何嘗不是悲哀?
只是臨淄的人看不到,所以就和猴子一樣高興於早上三顆栗子變為了四顆,看不到晚上從四顆變為三顆。臨淄人現在高興,到了以後肯定連叫苦的地方都沒有。
諸子百家能流傳下來,就是因為故事講得好,而莊周更是一個擅長於講故事的人,用朝三暮四的故事來描述沒有整體大局觀的可悲和可笑。
可惜人就是這樣,大部分人都是以『成心』看待事物,只看片面不看整體。所以就算莊子再如何痛心疾首,也改變不了事實。
經驗主義,教條主義,享樂主義就算到了幾千年後也一樣盛行,基本上沒幾個人能學會具體事物具體分析,大家都只是樂於相信自己信的東西。
莊周在竹簡上奮
第四百八十二章齊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