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芸姚反對並不是因為開發嶺南不好,而是考慮到未來戰爭,還是應該先支援一下北方,因為北方草原依舊是大唐的主要敵人。因為遊牧民族有馬,有騎兵,不好對付。所以最好就是讓北方經濟發展起來,到時候吸引更多居民去北方,這樣才能抵擋遊牧民族的鐵蹄。
要是經濟一直往南偏移,北方民心不穩,可是大問題。
氣溫降低,劍拔弩張。
「不知道殿下有何高見?」武媚娘問道。
「我認為應該鞏固一下北境,之後的發展重點就應該是北方。」芸姚說道「遊牧民族依舊是我們最大的問題,北方草原適合放牧,容易建立騎兵,乃是大患。」
「可是投資北境,事倍功半,只怕國庫是沒有這麼多錢了。但投資嶺南,事半功倍,三年之內就能有百萬收益,百越、天竺都有巨大的市場。若是投資北境,原材料和商品的運輸成本都會增加,而且防禦成本也會增加,到時候商品售價昂貴,誰會買呢?」武媚娘很果決,該決斷的時候就是有決斷,該放棄就放棄。投資北境,有必要,但得不償失,成本太高。
皇帝聽了也覺得嶺南更好,畢竟三年內就有收益。北境那地方,他也知道,因為他在下縣的時候就是去了北方,那地方確實吃苦,很難發展起來,很多商人當時跟著他去了,但很快都跑了,實在是受不了。
雖然他下縣的時候就是在北方,但做了皇帝得考慮一下現實情況,北方確實難開發,是難啃的骨頭,這是客觀事實。
芸姚就知道會這樣,有容易開發的地方,又何必吃力不討好呢。其實從科舉的情況來看也能看出南北差距正在越來越大,南方的經濟越來越好,所以南方科舉出身的官員也越來越多。
讀書這種事情還是要靠錢的,雖然說是窮文富武,但沒錢連書都買不起。
所以李承乾在世的時候,做的最大的改動就是分了南北榜,要是經濟落後的地方上的考題和南方一樣難,就真的沒法出頭了。畢竟師資力量、學習環境等等都是可以用錢堆出來的。
芸姚準備在自己剩下的時間裡,給北方設計一個發展的計劃,不過這難度可不簡單。因為北方發展不起來的客觀原因還是很現實的,北方有遊牧民族騷擾,氣候寒冷等等原因都增加發展成本。
有錢都不一定能克服這些問題,更不要說沒錢了。
所以在第二凡間辦事真的是難,在第一凡間一口仙氣就能解決的問題,在第二凡間卻要搞得各種麻煩。
當然芸姚是有計劃的,要修建北方鐵路,然後還要修建發電廠,先發展兩個北方重鎮,其他的以後再說。
「我提出這個說法,自然是有計劃的。」大唐的發展計劃,芸姚已經做了出來,是覆蓋全國的諸多基建項目,覆蓋全國的鐵路網,交通網,甚至電網都準備好了,就等技術到位就能進行開工,不過這個過程肯定是很漫長的,一百年都不見得能完成,而且這還是全國的,細分到各地還有不同計劃書。
「我計劃在北方先修建兩個重鎮,一個在長城內,一個在長城外,兩個重鎮負責輻射北境。至於錢的話,我準備是這樣,以發達的南方縣帶領落後的北方縣,北方的商品直接由南方接受,並且南方要為北方提供工作崗位。同時還得修建鐵路貫通東西和南北,從京畿長安通向四方。」芸姚的計劃很龐大,而且很詳細,她說道「這是我繼『運河帶發展計劃』之後的新計劃『大唐一盤棋計劃』。」
「發達縣帶落後縣?」武媚娘完全沒想到還能這麼玩。這是要間接減少國庫的壓力啊。不過一旦成功發展起來,那可就是別開生面了。
三十年一個運河帶,後面三十年發展兩個北方重鎮是完全可能的,至於鐵路也是個大工程,三十年不知道能不能成,這可比開鑿運河還要高難度。他們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