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此次十年駐守,華嚴寺內的僧眾幾乎是出動了大半。筆神閣 bishenge.com
雖然這七八千名僧眾當中,大多是佛力不高的二識、三識佛徒,但也足顯華嚴寺門徒眾多,萬僧雲集之浩大威勢,所過之處群魔避讓,大寺風範一時無兩......
一路無話。
過了差不多將近一個月後,華嚴寺眾僧所乘的『金雲法華』終於回到了本寺地界,不時便會抵達終點。
此時,楊文興與岐芸立身在『金雲法華』的邊緣處,不禁向雲層下方望去。
只見金色的海面當中,數百尊立身高大的各種白玉佛像,星羅棋布般坐落其間。
這些白玉佛像大都是『立身像』,相互之間距離較遠,形態姿勢也各不相同,唯一相同之處,那就是祂們特別的高大巍峨,每尊佛像的頭頂,仿佛快要觸碰到上空雲層。
奇怪的是,如此佛像必然沉重無比,可下方海水卻連其腳面都沒淹沒。
見此奇景,楊文興很快便意識到,這些佛像怕是大有學問,不只是擺設那麼簡單。
就在這時,宗善和尚來到了楊文興身邊,見楊文興與岐芸似乎對這些佛像很是好奇,於是便解說了一句道:「此乃我寺外圍所布諸天護法之陣。」
楊文興頓時心中瞭然,暗道:「怪不得這些個大佛如此坐落有序,原來是護宗陣法。如此布置風格倒是與玄門迥異。」
玄門講究的是『藏』,無論是自身修煉藏氣於身,還是所處道場隱於大世山間,都秉承此種風格,威勢絲毫不顯。
如果換成玄門布置,那這一片海域,怕是會風平浪靜,暗藏殺機幻陣,不會如此這般大搖大擺的,將玄妙機巧顯露在明處。
佛門此種,在楊文興看來其實也屬於『藏』,但略有『明』意,可以稱之為『半藏』。
華嚴寺將護派大陣,以如此方式置於明處,雖然乍一看上去是為震懾宵小,但卻在深處蘊含著佛陀慈悲教義。
那你可能就要說,我是在胡說八道,為何如此殺陣,卻蘊含慈悲之意?
這裡面就牽扯了一些機鋒因果,但總結起來的道理並不複雜,主要意思就是『勸阻』,令心懷不軌者,知難而退,莫要自誤。
至於那些參悟不透其中深意的,已經是不堪造就的愚昧之輩,此種之類,不在佛法渡化之列。
他們怕是只能去面對諸天佛陀的怒目金剛之相了。
飛過這一片『諸天』,不久之後,眾人便來到了陸地上空。
華嚴寺所處之地,嚴格來說其實還是一處島嶼,只不過此島實在是太過龐大,已經等同小型陸地。
此處陸地之上,涵蓋青山綠水,地勢起伏頗為波瀾壯闊。
在高空遠望就會看見,在平原處有不少大城坐落。細尋之下還會發現,在大城外有農田居舍、村落鄉間,陸地之上百姓眾生一片忙碌之相。
『金雲法華』剛一深入陸地,楊文興便就注意到,在遠處盡頭,一尊如綿延山脈般的龐大『臥佛像』,突兀地出現在了他的視野當中。
等待片刻後,由遠及近之下,楊文興便就認出了這尊臥佛,所代表的是哪位佛陀,以及祂的意義所在。
這尊臥佛像所示,乃是釋迦牟尼入寂之前,最後一次與眾弟子說法像。
其實這種刻畫布置,在楊文興看來並不完整。
因為此處只有尊者像,卻少了眾弟子像。
可又過了片刻後,楊文興便意識到為何會是這種情況了。
因為,在這尊臥佛像的對面,代替了眾弟子像的,便就是此次眾人所行終點——華嚴寺。
......
為示尊重,也按規矩。
眾僧並未直接飛入華嚴寺內。
當,『金色法華』緩緩落在華嚴寺最外圍的『三門殿』之前,便結束了此次使命,立時化為雲霧消散而去。
楊文興剛一到此,就不由自主地向前方偌大的三門殿望去。
他就見,在最中央,有一里寬、百丈高的『空門』之上,『華嚴寺』三個醒目的金色大字,在他眼中仿佛燁燁生輝,同時正釋放出了無量佛光,在渡化著他的心神。
楊文興心頭一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