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阿西一起的那個小五,不知道究竟是嚇住了,還是心裡有著別的一些想法,面對寨子頭人和長老的詢問,居然無法說出當時遭遇的情形。
何況他雖然看似無事,其實也中了張燕下的蠱物,回到雲麓那邊的時候,和阿西一樣蠱物發作了,雖然蠱物沒有致命的威脅現在,但是不明所以的他,一時哪裡敢胡言亂語?
而那個阿西顯然就沒有那麼好運氣了,因為張燕當時為了震懾雲麓這邊的人,所以便對他格外下手狠了一些。因為這個阿西不但張揚,還是當時劫道的主謀!後來聽吳仙說他是民兵營長,張燕還感覺到自己下手有些輕了。
當然這種結局也是張燕故意的,因為當時劫道以阿西為主,對於張燕這種個性和平時的身份來說,哪裡容得下別人對自己陷害。
苗疆的蠱師哪個不是手裡殺生累累,何況張燕還是貨真價實的大蠱師。這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來,簡直就是對張燕的一種鄙視。
加上聽到吳仙說這個人的身份,實在是害吳仙的那個男人的哥哥,於是張燕為了殺一儆百,便對阿西採用了雙重下蠱的方式。一種普通的可見的明蠱,駭人但不會輕易致死。一種不會輕易顯現的暗蠱,隨時可以奪人性命。
苗人下蠱的方法,概括起來不過三種形式:最簡單的就是用藥,通過飲食、空氣、住宅、用具等等這些東西的接觸,施展自己飼養的蠱物。
當然這種蠱物威力也大,不但可以致人死亡,而且施展蠱術的人,往往控制不當的話,隨後便很難解開這種蠱物的危害。
不過這種下蠱的方式也是最常見的,也是使得下蠱這件事,令人聞風喪膽的原因。
因為中蠱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被人下的蠱,最後究竟能不能解開。這種未知的恐懼令人害怕。或者說在於看這個蠱師夠不夠強,能不能讓自己倖免於難。
當然這種倖免於難,也只是相對而言的,因為既然被人下蠱的話,在有蠱以來的歷史上,如果不是護體的蠱物,幾乎不掉一層皮,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後的另外一種就是巫蠱結合,這種蠱術屬於那些成名的蠱師,才會使用的技巧了。
當然一般到了這個階段,蠱師大多數是可以控制自己蠱物的。就是說自己放出去的蠱,不管是普通飼養的藥蠱,還是那些有了一定成長能力的本命蠱,蠱師都可以基本控制它們行動。
當然到了這個境界的蠱師,自然是比較有名的蠱師了。他們一般不會輕易對人出手,也不會隨意對普通人出手。但是只要他們親自出手的話,沒有得到他們親手解除的蠱,別人一般是很難解開。
這種嗣蠱的人物不說普通人看到恐懼,就是一些有著名望的人,看到他們也都恭恭敬敬的,根本就不敢有絲毫輕慢。
但是這種人物鳳毛麟角,如今在一般寨子裡看不到,因為他們潛心鑽研,很少會和世俗接觸。就是某個寨子裡還有這種人物,那都是十里八鄉人人皆知的寶貝,也被認為是當地苗人的守護神了。
有人傳言到了這種境界,他們一般都會隱身修行,然後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世界。
因為真正的苗疆,從來就不是這些普通的寨子。大家都明白在那個更深更原始的世界裡,有著他們做夢都嚮往的所在。在那與世隔絕的地方,有著他們魂牽夢縈的吸引力!
然後放蠱最高階的一種,自然就是心意蠱了。
這種形式的放蠱,如今在普通苗人眼裡就是傳說。因為這是蠱物和蠱師心意相通的層次了,一般來說一些大人物都看不到,就更不要說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了。
當然這種境界的蠱師,就不會飼養有很多蠱物了。因為他們往往會和自己的蠱心意相通,平時不但可以操縱他們行動,更是可以隨意施放和收回。
而這些蠱物大多數變態,也是可以進階的一種蠱物。它們通過不斷的裂變和成長,還可以衍生出更多的變化來。
一般到了這個層次的蠱師,他們自然是更是極少出手,但是只要出手的話,對方就一定盡在掌握。
在苗疆有著養蠱歷史以來,據說每代的蠱師里,一般只有僅有的十餘個極強的蠱師,才有著這樣非凡的手段。他們一生致力於養蠱,把自己奉獻給了蠱術,所以很少會去考慮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