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了!出水了!」
在滄海化肥廠合成工段,一群幹部和工程師盯著合成塔的出水口,大呼小叫起來。
「剛過300度就開始出水了,真是奇蹟啊!」
孟海看著溫度表,嘖嘖連聲。
在確定了開發稀土催化劑之後,在孟海的主持下,滄海化肥廠技術科全體動員,把資料室里的陳年文獻都搬出來了,一篇一篇地篩選,把與催化劑有關的文章全都挑了出來,進行綜合分析。
要說起來,技術科的這些工程師、技術員也的確不全是吃白飯的,起碼的文獻分析能力還是具備的。
過去這幾年,國內有不少單位都在做催化劑的研究,有關這方面的文獻還真不算少。高凡說起過的稀土在合成氨催化中的作用,也有幾篇文獻談到了,雖然語焉不詳,但起碼證明高凡並非憑想像瞎編。
大家在翻閱文獻的時候,發現這些舊雜誌的封面上居然沒有什麼塵土,一問資料員才知道,高凡在一個月前曾經借閱過這些雜誌,看了多少不好說,但最起碼每一本雜誌的封面他都摸過,屬於能夠提取出幾枚指紋的那種。
這樣一來,有關高凡的妖孽行為,也就有了解釋了。試問,有誰把資料室里的雜誌全部都讀過?人家那麼努力,你造嗎?
在分析文獻的基礎上,技術科最終拿出了一個詳細的工藝設計,包括各種原料的配比、熔煉溫度、冷卻方法、粉碎方法、最終顆粒尺寸等。這些內容都是從其他單位的設計中借鑑過來的,這年代也不興講什麼專利保護,許多單位寫論文的時候,恨不得把各種細節都寫得清清楚楚的,讓你都不好意思不借鑑一二。
高凡本想參與整個設計過程,但高逸平逼著他回學校上課去了,只允許他在放學後到技術科來走一趟,看看大家的中間成果。
這樣一來,倒顯得高凡是個什麼專家,技術科的一干人等都是給他打下手的。
不過,倒也沒人敢提出什麼不滿,因為高凡的確有點專家范兒了。他沒有和大家一起分析文獻,但在看設計方案的時候,卻屢屢能夠提出一些獨到的建議,讓一幹頭發花白老工程師都覺得自己的歲數全活到Dog身上去了。
到了這一步,所以對高凡的懷疑的聲音都消失了。你說他此前說的東西都是別人教的,這種看一眼方案就能夠挑出毛病的本事,誰能提前教他?
你敢多嗶嗶兩句,人家高凡就能掏出筆來給你寫個方程式,跟你談談每摩爾放熱多少千焦,什麼三級電離勢之類的,還一臉萌態地問你他寫得對不對。
就算不對,我特麼也看不懂啊!
這是好幾位工程師發自內心的哀號。
就這麼說吧,這兩天,滄海化肥廠技術科的子弟,在家裡挨打的機率上升了33.33%,因為他們的父親每天下班回來都帶著一股子邪火,揍人的時候還屢屢要說上一句:
你看看人家!
人家是指誰啊,別讓我找出來!
孩子們捂著紅腫的屁股發著誓言。
高凡提出搞稀土催化劑,純粹是臨時起意。他是聽高逸平說觸媒出了問題,才想到可以自己搞觸媒。
其實這個年代裡化肥廠自己造觸媒的事情也不算罕見。中國企業很喜歡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滄海化肥廠自己的機修車間就很強大,一般的設備出了故障,都不需要去找原廠家買配件,機修車間自己搗估搗估就造出來了。國內有些化肥廠,閒著沒事建個觸媒車間也不算奇怪。
高凡想要做的,當然不是湊和著生產一爐觸媒出來,這件事意義並不大。他想用自己從後世帶來的技術,幫滄海化肥廠開發出一種優於現有觸媒的新產品,至少在省化工廳博一個科技進步獎啥的,可以給老爸加點分。
想到新產品的時候,他腦子一轉,就想到了稀土催化劑這個點子。時下其實已經有單位在研發稀土催化劑了,只是進展還比較緩慢。到了後世,稀土催化劑已經不是啥新鮮事情,它的優點也是得到了公認的。
開發稀土催化劑的好處,在於思路簡單,只要在原有的催化劑配方中加入氧化鈰,就能有一定的效果。最優的配比,是需要反覆試驗才能獲得的,滄海化肥廠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