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從嶺南巡撫使的位置上的調入中樞,拜相,還是都察使這樣一個位置,對帝國權貴來說,是怎樣一種約束與震懾。
事實上也是如此,包拯擔任都察使以來,朝廷風氣是有所扭轉的,即便,包拯的努力,只是一種「唐吉坷德式」的衝鋒與堅守。
當然,包拯並不領蔡訣的舉薦之恩,他只是在其位,謀其政。同時,他也始終堅持禁止宦官干政,約束特務爪牙。在任以來,除了打擊貪瀆官僚、不法勛貴,對宦官集團仍舊重點「照顧」。
也就使京中傳播著一種流言,說蔡訣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當然,「包都察抗爭權閹」的戲碼,僅僅存在於民間的傳奇故事之中。
事實上,包拯與蔡訣之間,從沒有直接衝突,蔡訣上位後,並沒有縱容宦官,相反對那些「宦子宦孫」,多有約束規制。包拯攻訐打擊的宦官,也僅是就事論事。
只不過,權宦的名聲,實在不太好聽罷了。
再說相黨,王士廩作為從龍之臣,也堪稱劉維箴力壓皇叔、成功承繼大統的第一功臣,劉維箴在登基之後,予以了極其豐厚的回報。
從少府,到吏部尚書,哪怕是曹倫秉政時的財政使,無不是朝廷一方大佬,權力巨擘,並且,他始終被視為「帝黨第一臣」,皇帝的良師益友。
曹倫之後,當王士廩向尚書令之位發起衝擊時,也得到了劉維箴的支持。正統皇帝雖然是個垂拱天子,但他若真下定決心支持某一方,那哪一方獲得優勢也是無比巨大的。
因此,王士廩最終如願,將曾公亮、富弼、龐籍幾名主要競爭對手力壓身後,順利上位,成為權掌中樞、宰執天下的帝國第一臣。
王士廩才幹絕對是有的,謀略見識,放眼內外,都是佼佼者,政治能力強悍,治事經驗豐富,善於揣摩人心,對帝國體制之運轉也有極深的認識,再兼深得皇帝信重,這樣一個人掌握大權,對朝局而言,至少不會是什麼太壞的事。
而過去的五六年,也證明了這一點,或許帝國自上而下,滋生著諸多問題,但整體而言,還算穩定,在賑災、濟民、固邊、平亂、剿賊事宜上,更有突出表現,對關鍵事務,王士廩從不含糊。
只不過,同范仲淹那樣的賢相不同,王士廩並沒有太多家國情懷,在他身上,也基本上看不出什麼「理想性」,這只是一個出身宦官、精於權謀的官僚,一個務實派,一個平衡家。
王士廩執政期間的很多決策考量,往往基於自身利益以及皇帝好惡,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為國為民。
比如賑災濟民,他調糧派餉,並不遲疑,但最終對救災官吏的考核評功,不是因為救了多少人命,而是看哪裡的動亂最少,誰治下盜賊、流民最少,他看重的,是官員的「維穩」手段與能力。
而這種理念,顯然與「民重於社稷、重於君」的思想相悖的,雖然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但王士廩在執政過程中,表現得過於赤裸。
因此,在王士廩執政的這些年,他的名聲並不是太好,當然這份「名聲」主要指那些士林、清流。但根本不影響大局,作為當權者,他根本不需要紆尊降貴去迎合那些清談之輩,而士林、官僚之中,也最不缺附庸羽翼者。
在帝國統治階級,尤其是那些真正的掌權派眼中,王士廩這個尚書令,幹得實則還不錯。大漢帝國這艘巨艦,在歲月的侵蝕下,已漸漸顯出陳舊斑紋,但在他的掌控下,還算平穩地向前航行著。
包括包拯在內,也是一般,即便打心裡,反對王士廩的理念,鄙視其德行,但本著一個「相忍為國」,也還能忍受,在自己的職權範圍之內,為國盡忠,為民盡責,同樣也匡補王士廩的不足(比如對權貴、貪腐、浪費的打擊)。
真正讓包拯對王士廩不滿,並引發直接對抗的原因,還在於王士廩的戀權專政,不肯引退。到正統二十一年,王士廩擔任尚書令,已經整整五年了。
按照從世宗時期起,就徹底形成的關於尚書令任期的政治原則,王士廩該退位讓賢了。然而,已經逾期半年多了,王士廩竟一點卸任的跡象都沒有,相反,他加緊在朝廷內外攬收權力、安插人手、培植黨羽。
這樣的行為,目的可謂昭然若揭,並且一定會引起公憤。而在眾
第75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