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清軍圍城,城內卻因流言軍心動搖,若不及早處斷則勢必引發大禍。●⌒,根本不用考慮,周士相便將故意散布流言的目標定在了邵九公和李輔國身上。這二人正是力主突圍之人,今日城中這局面絕計和他們脫不了干係。
周士相當即就想派人去拿邵九公和李輔國,好問一問他倆究竟想幹什麼!
宋襄公卻勸阻他不可派兵去拿,說不知這二人是否真正是幕後之人,又是否還有什麼手手,倘若明著派兵去拿,怕更加引得軍心大動。且不說邵九公還是雄威營百戶,率兵把守南門,手下更是有幫江西綠營出身的心腹,真要一個不慎,怕是就無法收場了。
李輔國從前是高要綠營把總,太平軍攻破高要城後他率餘部投降,為了拉攏及壯大太平軍實力,整編五大營時周士相命其出任近衛營試百戶,手底下也有百多個高要綠營降兵出身的部下。同樣處理不好的話,也易引起禍端。
眼下的新會城可是經不起一點變故,更是經不起內訌,周士相權衡之後納了宋襄公的意見,命他暗地遣人排查流言出處,避免因為過於粗率的舉動導致太平軍內部不穩。
與此同時,周士相覺得有必要開一次全城軍民大會,將太平軍的動向明確無誤的告訴士兵和家眷們。
對付流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一切公開。太平軍之前從沒有搞過什麼軍民大會,宋襄公也無法理解什麼是軍民大會,但卻支持周士相召開這次大會,原因無他,這城中的確也需要軍民開誠布公的談一次了,更需要周士相這個主官親自出面向軍民解釋現在的一切,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
同時,周士相向宋襄公提出一個請求,這個請求是請宋襄公從後營營老、營管等人中挑選一些人出來擔任太平軍安軍使。
「安軍使」這個名目可是新鮮得很,宋襄公聞所未聞。一臉不解的看著周士相,驚愕道:「何為安軍使?」
「安軍使,顧名思議,便是起安定軍心作用的使者。當然,這使者不是指那種充任兩國交往的使者,而是代表我本人安在軍中的使者。」
「安軍使的任務不僅僅是安定軍中人心,重要得是要對士兵的思相有所掌握,這個思想具體便是指士兵的情緒變化。細分開來就是要安軍使平日要絕對掌握士兵的一切情況,包括他的出身,過往經歷等等,最重要的安軍使一定要獲得士兵信任,要及時為士兵化解一切戰鬥以外的困難,當然,安軍使不能干涉軍中主官的工作,同樣,百戶、總旗們也不能干涉安軍使的職責」
當下,周士相將後世軍中政委的工作用當世語言簡要明了的對宋襄公闡述了一遍。嚴格來講,周士相弄出來的這個「安軍使」和後世政委的職責沒有任何不同,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代表他對軍隊的掌握,後者則是代表某個勢力。
這次有關突圍流言導致軍心不穩觸動周士相決意將後世政委引入太平軍中,但不可否認的是,引入安軍使還有周士相的另一個私念,那就是他認為有必要加強自己對於軍隊的掌握,要做到軍中一切都奉他為首,不能也不允許出現任何牴觸他的存在。
儘管太平軍還很弱小,儘管太平軍的生死尚是未知。但周士相已下定決心要這麼幹,在簡單介紹了安軍使後,周士相便以不容置疑的口氣命令宋襄公去挑選充任安軍使的人選。
出任安軍使的人選不僅從後營那些營老、營管中選,還可以從戰兵營中挑。總之城中所有能識得百字以上的人都可以做為安軍使的預備人選。
宋襄公問需要多少安軍使,各營又如何安置。
周士相沉吟了下,說每一伍都設一名安軍使,又稱安軍小使;每一隊再設一名安軍中使,各營再設一安軍大使。
如此一來,依太平軍軍制。20兵為一伍,五伍為一隊,五隊為一營,那麼一營就需要安軍大使1員,安軍中使5員,安軍小使25員,合計31人。五營相加則為155人。
為了便於安軍使更好融入軍中,同時便於協調上下關係,周士相又定下安軍小使為試小旗,安軍中使為試總旗,安軍大使則為試百戶的臨時官職。
又道安軍使在軍中除了要做思想工作外,還要肩負維持軍紀的職責,士兵如果有錯,由安軍使先行審問再將處理意見上報主官
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