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言罷,劉瑁喜道:「永年此行,讓我再無後顧之憂矣!」
張松道:「松固知公子此次出征,如魚入大海,龍騰九天,必不返也。故而,用謀送夫人來此,助公子夫妻團圓耳。」
劉瑁道:「永年真知我心者也。」
而後,法正上前,拜見張松。
張松見是他,高興不已。
原來兩人早在幾年前,便在長安見過,一見如故,遂成好友,平日多有書信來往。
此番,法正前往益州,本欲先見張松,後拜劉璋,圖個進身之計。
不想於此間見到劉瑁,又在此遇到張松,可見是天意使然,令群龍聚會也。
劉瑁令吳氏見過其兄吳懿,然後由鳳兒接過府去。
劉瑁遂與眾位暢飲,至晚方回。
鳳兒熬了鴛鴦合歡粥,遞於吳氏面前。吳氏接過,呈給劉瑁。
劉瑁醉醺醺,臥於榻上,雙眼迷離,笑謂吳氏道:「吾醉矣,夫人餵我。」
吳氏遂用湯匙舀粥,輕啟朱唇,輕輕試嘗,不冷不熱,方送於劉瑁口邊。
劉瑁雙眼犯困,並不張嘴。
吳氏回首道:「鳳兒,汝歇息去吧,這裡有我。」
鳳兒遂告退,臨走將門帶上。
吳氏便於劉瑁耳邊,氣出如蘭,輕輕說話:「夫君,酒醉也?人醉也?」
劉瑁閉著雙眼,心中暗笑,只是不答。
吳氏喝了口粥,撲將上來,用芳唇送入其口。
劉瑁佯裝不知,竟不下咽。
吳氏性起,香舌撞開其雙排皓齒,侵入劉瑁口中。
那劉瑁心中暗道:「饒是芃兒聰明絕頂,也不及我誘敵深入也。」
劉瑁遂含其舍,不令撤回,困入口中,以己舌繾綣,和著鴛鴦合歡粥,整個纏做一團。
吳氏再難抵擋,噹啷一聲,手中湯匙丟在地上,微微倒下,任由其發落。
劉瑁一陣風捲殘雲,早將浮華盡皆掃淨,只留下赤條條兩個人兒,翻雲覆雨,顛星倒月,天上地下,落紅點點。
第三日,劉瑁將吳芃、鳳兒、雲兒等盡皆安置南江,留吳懿、婁發守城護衛,他自領眾將,大軍開拔,兵臨南鄭城下。
南鄭,即漢中郡治所在。
說起漢中,歷史悠久。
早在《禹貢》中便有梁州記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
夏、商屬褒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那個褒姒王后,便是這個褒國人。
周初屬梁州,境內仍有褒國,為周朝「南國領袖」,又稱「周南」。
東周時,約周平王二十至三十年間,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
周貞定王十八年,即秦厲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年),秦派「左庶長城南鄭」。南鄭之名始見於史籍。
後幾經戰亂,至秦,屬漢中郡,郡治在西城。
西漢元年(前206年),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新莽時期,改漢中郡為新城郡。
東漢初,復更名漢中郡。漢中地為延岑占據,後為蜀王公孫述據有。
光武帝建武年間(公元25-57年),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轄九縣。
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張魯據漢中,改漢中郡為漢寧郡。
張魯雖將漢中郡改為漢寧郡,然劉瑁尊奉漢帝,豈能承認張魯所為?
故而,劉瑁等人仍稱漢中,不稱漢寧也。
劉瑁進兵漢中之時,郡治便在南鄭,故而張魯、張衛兄弟,就在城中。
經過歷代經營,這郡城南鄭城防甚是堅固,又非巴西、西川、南江縣城可比也。
若是張魯只守不出,他們憑五萬軍硬是攻城,怕是大事難成。
劉瑁算來,此時張魯手中少說尚有大軍七萬,而他只有大軍五萬。
張魯軍已是訓練有素,多為精銳。
而他手中五萬大軍,只有從益州帶來的三萬,和收攏楊昂敗軍一萬餘,還算訓練有素。
至於在巴西、巴川臨時召集起來的士卒,不過是流民百姓,就算穿上護甲,手執刀槍,依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