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便是連徐庶也驚得目瞪口呆了。
之後數日,不斷有探馬來報。
劉繇、笮融大軍與孫策軍,在秣陵、牛渚等地交相混戰。
那孫策與於糜、樊能大戰之時,片刻間,喝死一將,夾死一將,遂得「小霸王」稱號。
太史慈聽到此翻消息,也不禁敬佩孫策之虎威。
太史慈欲在涇縣招兵買馬,復前往相助。
劉瑁許其招兵買馬,但需聽他所命。
太史慈遵令,招兵二千餘人。
不日,孫策斬劉繇大軍萬餘人。
劉繇、笮融敗走,投豫章劉表去了。
孫策復攻秣陵,中箭而死。
消息傳來,太史慈復欲前往。
劉瑁道:「此必是孫策將計就計之計也。」
果然,不多時,消息又來,薛禮、張英皆兵敗而死,秣陵城破。
徐庶稟告道:「公子,我等這便收拾停當,明日起行,急切渡江為好。吾料孫策、周瑜攻下秣陵,必定前來涇縣,捉拿子義將軍也。」
太史慈道:「便是那小霸王前來,我正等他。」
劉瑁道:「我之虎將,怕過何人?然此地並非我等地盤,不好在此立足。話說回來,即便撤退,也要送上那孫伯符一份大禮方好。」
眾人問劉瑁如何行事。
劉瑁道:「孫策、周瑜此番前來,必定於北、西、南三面攻城,只留東門可以出逃。然此必是周公瑾之計也,出城三五十里必有伏兵。我等若出東門,一味前行,定中周瑜埋伏,為其所擒也。」
「似此如之奈何?」太史慈問。
劉瑁笑笑,回望徐庶等諸葛四友,問:「諸位先生以為如何應對?」
徐庶應道:「涇縣城池低矮,難以堅守。以在下之見,還是及早撤離,較為妥當。」
劉瑁頜首道:「元直所言亦有道理。不過,我還是想冒險送給孫伯符、周公瑾一份大禮!眾將聽令!」
眾人皆拱手聽令。
劉瑁道:「魏延、任夔、劉雲、吳鳳聽令,命汝四人領一百士卒,保護四位先生先行撤離,於西南新都縣等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