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幔後,年近九歲的劉協臉色煞白。
高順急忙抱起劉協,輕聲安慰道:「殿下勿憂,王允之輩皆為沽名釣譽之徒。」
「驃騎將軍秉承先帝遺詔,自然要擁立殿下為帝,敢有反對者,殺無赦。」
劉協聲音有些顫抖的說道:「話雖如此,然朝堂之公卿,皆為大漢棟樑,驃騎將軍若大肆殺戮,恐有不妥。」
高順卻是搖頭說道:「驃騎將軍殺王允,不僅因為其反對殿下登基,更因為其曾經乃何進麾下,極有可能合謀陷害先帝。」
「先帝在世時,時常稱讚驃騎將軍忠勇,驃騎將軍既領先帝遺詔,自然要忠君之事。」
「至於其他朝中公卿,看似凜然大義為國為民,實則絕大多數見風使舵,貪生怕死。」
「有王允被殺在先,朝中公卿必然心中恐懼,不敢再反對殿下登基。」
劉協有些不相信的說道:「朝中公卿都乃德高望重之人,又豈會真的貪生怕死?」
高順笑道:「殿下拭目以待。」
果不其然,關羽以雷霆手段殺死王允以後,再也沒有人膽敢出言反對。
螻蟻尚且偷生,更何況滿朝公卿?
滿朝公卿,以及世家大族,無疑非常驕傲。
他們向來瞧不起寒門出身的武人,哪怕丁原曾經占據雒陽,滿朝公卿也沒有屈服。
然而。
當雙方真正撕破臉皮的時候,滿朝公卿才知道,武人被逼急了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也不會在意他們的家室以及名聲。
袁氏被滅族,這個前車之鑑就在前面。
朝中的確有不懼死的忠臣,不過關羽奉先帝遺詔,立皇子協為天子。
從道理上來講,關羽這種做法根本無可挑剔。
更何況。
天子劉辯被呂布劫走,生死未知,又有關羽威懾當前,這才沒有人繼續出言反對。
假如關羽真的大逆不道,朝中仍舊會有不怕死的忠臣站出來。
當然,年齡尚小的劉協,卻根本不知道其中貓膩。
他看到滿朝公卿,因為王允之死就戰戰兢兢,不敢繼續出言反對,眼中不由露出鄙夷之色。
「這些,難道就是大漢所謂的棟樑之才嗎?」
懷疑的種子,在劉協幼小的心中種下。
假如這些人真的不懼生死,仗義死節,縱然仍舊反對劉協登基,劉協也會從心底敬佩他們。
可惜的是,滿朝公卿所作所為,讓劉協失望了。
關羽看著倒地不起的王允,臉上沒有任何波動。
之所以毫不猶豫殺掉王允,乃是因為關羽知道,王允乃兩面三刀之人,不得不防。
歷史上董卓的下場,關羽歷歷在目,他不願意成為第二個董卓,那麼就必須剪除後患。
當然,假如王允真的忠君為國,關羽可能也不會如此冷酷。
事實上。
歷史上的王允並非演義中描述的忠臣形象,若非迅速敗亡,未嘗不會成為第二個董卓。
演義中許多描述的忠臣形象,說到底大多也是給失敗者的讚譽罷了。
如果說王允對董卓兩面三刀,還算得上是忍辱負重,為國除賊。
那麼執掌朝綱以後,迅速變得居功自傲,就連蔡邕這等大賢,亦是毫不留情的誅殺,由此可見其心性。
董卓死後,王允當即錄尚書事,總領朝政,權勢不下往日之董卓。
根據《後漢書》記載:卓既殲滅,自謂無復患難,及在際會,每乏溫潤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也就是說,王允用計殺掉董卓以後,就覺得連董卓都能弄死,再也沒有什麼能難住自己,就不像以前那樣小心謹慎,與眾人和顏悅色商議,反而覺得自己高高在上。
時間長了,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得志便猖狂,王允就是其中翹楚。
由此也可以看出,哪怕李傕、郭汜後來沒有攻破長安,王允也已經失去了人心。
再看看王允得勢以後,如何對待功臣呂布吧。
根據《後漢書》記載:允初議赦卓部曲,呂布亦數勸之。既而疑曰;「此輩無罪,從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