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台城鬧得雞飛狗跳的那一場動亂,其實對普通小民的影響真的不大。許多丹陽人家驚慌欲死的清洗,在真正生活著的人們看來像是天邊紅霞一樣遙不可及。
這大概也算是生活在如此一個階級森嚴的時代中,小民能夠享受到僅有的一樁福利幸事。
雖然那一晚各處丁營都有暴亂的跡象,但是所幸被鎮壓得快。沈哲子將這些勞役們鎮壓回營之後,只是派人依照籍冊檢索搜查那些煽動者,並沒有進一步擴大打擊面。
而且在勝局註定以後,甚至索性直接開放了籍冊,讓丁營與郡府進行了對接。凡是不願意繼續留在丁營承擔勞役的人,都可以往郡府去歸於正常民籍,然後就可以離開丁營,當然也要自謀活路。
丹陽人家那些造謠還是殘留下不小的影響力,當這一項政令公布後,許多丁營里都有大量民眾脫離丁籍,離開了丁營。離散者最嚴重的丁營,甚至出走近乎五成!
只是這些人離開丁營後,只剩下清潔一身,既沒有謀生的門戶和資本,而在時下這個氣氛,也根本沒有人家敢於頂風作案,大肆蔭蔽難民。
所以那些離開丁營的人,在街頭浪蕩幾日,最終還是拖著疲累飢餓的身體又回到了丁營。且不說還有一個以用勞事功分配田宅的美好前景,單單丁營管飯這一個條件,一進一出之間,便能讓他們徹底打消別的念想。
受了這一番教訓之後,勞役們也安分得多,深刻認識到擺在他們面前沒有比眼下更好的出路。就算再有人家煽動,也很難再煽動起來。
沈哲子他們行過長干里的時候,這裡劃分的幾個坊區已經漸漸有了雛形,大量勞役們搬運著磚瓦灰漿在廣闊的工地上穿行。遠遠望去,坊牆已經有半人多高,街巷也都被勾勒出來。
這些坊區大多都是民居,所以倒也不必講究什麼周圓變化之美,勝在規劃整齊。三丁一戶,五丈之庭,除了確定小民家宅規模之外,也確定了來日建康城內居民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在開鑿地基的同時,下水道系統也都一起被挖了起來。通過眼下的基礎,已經可以想像到來日這些坊區的整潔規模。
路過此處的時候,沈哲子饒有興致的觀望著勞役們忙碌的場景,衛崇對此卻興味乏乏,轉而吟詠起沈哲子那一篇《傷情賦》,不時感慨連連。
類似衛崇這樣的貴族子弟,或許可以辨別出兩份差別不大的書帖內在孰優孰劣,也能分辨出優美的樂曲有沒有錯了節拍,但卻不知米貴,不識生民多艱。所謂何不食肉糜,在他們看來也確實是沒有什麼可笑的,或許心內也真抱有這樣的想法疑問。
沈哲子之所以能夠跟衛崇做朋友,那是因為衛崇有自知之明,既然沒有任事的才能,那就安心吃喝玩樂,對於政治也不抱有什麼野心。
生在高門、蓬戶,那是各自命定,若能兩不相害,也不必過分指摘。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種大願,不是尋常人能夠達到的道德造詣。對大多數人來說,不要在將要餓斃的人面前吧唧著嘴吃肉已經是極好的修養。
工地上游弋監工的宿衛們很快就注意到了沈哲子的車駕,過不多久,滿身塵埃的田景便在兩名隨從隨同下來到道旁,遠遠便施禮道:「此處塵埃飛揚,郎主要過來怎麼不提前通知一聲,卑下也好吩咐人灑水淨街。」
「我只是過來看一眼,何至於興師動眾。」
沈哲子笑著步下車駕,田景連忙在身上披了半匹素緞蓋住身上的灰塵,才上前攙扶一下。
衛崇探頭看一眼滿是坑窪污水的街面,臉上閃過一絲猶豫,終於也跟隨著下了車。只是腳上木屐不巧踩進了污水坑,雪白緞襪霎時間便被污水打濕,整個人神色都變得不自在起來。
沈哲子本來還打算進入工地巡視一下,不過看到旁邊的衛崇眉毛都在扭曲,便也作罷。他站在原地,聽田景介紹一下長干里附近的施工情況。
田景這個年輕人能力確是不錯,也沒有辜負韓晃等人的推薦。沈哲子雖然將其收為家臣,但講到迎來送往、與都中各家打交道,這年輕人是遠不及任球。因而留用一段時間後,趁著虞潭整頓宿衛的機會,沈哲子便將之送進了護軍府歷練一番。
「眼下工事用料,主要還是供給宮苑那邊。不過長干里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