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家這裡對於今次的婚事也表現出了足夠的重視,當庾曼之一行離開大業的時候,行不多遠便遇到了郗家前來迎接的隊伍。
郗家今次可謂傾巢出動,郗鑒的幾個從子,包括兩個兒子,一行足足近千人。可是在看到庾家這迎親隊伍的龐大規模後,仍是忍不住瞠目結舌。待到反應過來之後,首先第一件事便是讓人飛馬回報,追加布置。
雖然庾家那裡一早就提供了儐相名單,但真正迎親的隊伍規模卻在離都前幾日滾雪球一般的壯大起來。庾條本身也是個不靠譜的,大概還存心要以人面震懾一下郗家,也就沒有另行通知。因而原本郗家的準備還是按照舊有規模,這次是真的嚇了一跳。
幸在京府這裡已成江東首屈一指的繁華都邑,諸多物用都是充足。隊伍再行兩日便到達了京府,而郗家的布置也早已經調整過來,沒有出現什麼紕漏。
京府這裡,也算是沈哲子的舊基地。因為去年行台立於此處,加上商盟在這裡的大力發展,沈哲子在京府的名望較之建康還要更高一籌。未免出現什麼喧賓奪主的尷尬場面,沈哲子索性與幾個堂兄弟先行脫離隊伍,提前入城,當然也是因為實在不想再換上迎親隊伍那騷包到了極點的裝扮。
儘管如此,沈哲子還是感受到了京府民眾的熱情。他們一行近百人剛剛出現在城郊大道上,便看到前方比肩接踵的迎接人群。在那迎接的隊伍里彩旗招展,就差拉上橫幅寫上「歡迎沈侯蒞臨指導」。
隊伍最前方是以沈克為首的一眾商盟成員,沈哲子他們遠遠便下了馬,趨行上前拜見長輩。看到自家兒郎風華正茂,沈克也是樂得合不攏嘴,上前拉起了沈哲子,繼而便轉眼望向沈牧。
察覺到自家老爹望過來,沈牧不免有些急促,已經做好準備迎接責罵,等來的卻是老爹不乏興奮的拍拍他肩膀:「小子不乏浪行劣跡,唯繁榮我家子息血脈,可償前錯,只是以後要謹記教訓,不要故態復萌!」
沈牧聞言後嘴角都咧到耳後,這麼輕易過關,不枉他前段時間在都內做了那麼久的勤勞小蜜蜂。
繼而便是一眾吳中舊交人家紛紛湧上來,一個個笑逐顏開,交口恭賀。若不清楚底細的,還以為是沈家子弟娶親。沈家一日之內五侯並舉,消息早已經傳遍江東。鄉人們自然不乏羨慕嫉妒,但如今他們與沈家也算是榮辱與共,沈家走得越穩健,他們的利益便能得到更大的保障。
別的不說,單單在京府這裡,原本商盟尚要仰仗隱爵提供渠道分銷貨物。可是如今,這種原本平等互助的關係正在悄悄發生改變,通過對原本隱爵人員的吸納,商盟已經漸漸有了自己的渠道。
如今的隱爵,已經漸漸淪為商盟的附庸。許多淮中軍頭也都更多的選擇與商盟直接接洽,避免再被隱爵那些僑門人家盤剝一層。
一行人登車之後,沈克興致盎然指著郊外那連綿的工坊和田莊對沈哲子介紹商盟在左近的產業匯集和發展勢頭。過去這年余時間裡,京府這裡政治地位得到提升,發展勢頭也是迅猛。
劉超這個人雖然某些方面不乏拘泥,但有一點好處,並沒有一般僑人那種濃厚的南北偏視,只要對社稷有利,他便不加掣肘。大量吳人在此置業,雖然對僑門整體生存空間有些不利,但是能夠更有效率挖掘出京府所蘊藏的潛力,對整個局勢而言是有莫大的好處。
京府的繁榮,放在整個歷史環境中來看其實是有些畸形和變態。整個世道都是低迷,唯獨這裡異軍突起,可以說是逆生於時代洪流之中。但這並不是什麼壞事,戰亂讓大量的難民聚集於此,人力資源不缺,吳中資財湧入進來,將沉澱的人力和荒廢的土地資源充分利用起來。
如果用一句話來涵蓋,那就是無論什麼世道,每一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力,每一個人都有追求活得更好的權力!
京府陪都的確立,脫離了原本效率低下的行政構架,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裡就是中古時代的一個經濟特區。不以門第論,不以勢位論,不以南北論,哪怕是一介寒傖小民,只要肯努力能堅持,都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擁有自己的工坊和田莊。
在這裡,衡量一個人價值所在並不是他的血統或是名望,而是他為世道做出的貢獻,或者說有人願意為他的勞動支付怎樣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