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維克多·馮·杜姆安排了這場劫獄行動。
拉托維尼亞將會重啟對波赫戰爭中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這一桉件的調查,作為這場屠殺始作俑者的準軍事組織、塞爾維亞武裝毒蠍部隊指揮官斯洛博丹·梅迪奇和主要幫手布拉尼斯拉夫·梅迪奇全都通過非軍事手段運送至拉托維尼亞境內。
早在行動開始以前,他就事前組織了來自塞族、克族、穆族官員和學者組成的委員會,以及波赫戰爭親歷者的證人席對戰爭中的每一場戰鬥、每一具屍體、每一份卷宗進行了調查。這場審判不能發生在海牙,只能發生在拉托維尼亞,因為巴爾幹人對於聯合國的信任程度幾乎為零。巴爾幹人必須看到他們的皇帝有能力從聯合國手裡搶人,有能力讓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接受他的法律,南聯邦統一勢在必行。
維克多·馮·杜姆知道那些準軍事民間武裝都有著政府背景,但是政府對這些軍隊的控制能力極其微弱,再加上諸多極端民族主義民團如阿爾坎老虎團、白鷹團等等有著犯罪背景的民團,為了報復也好,為了發泄也罷,一些觸犯人類道德底線的情況肯定會發生。不要指望民族主義武裝有多高的覺悟、背景有多乾淨,不要指望每一支軍隊能用擁有清晰正確的長遠政治綱領以及歷史責任感,更不是認為每一支軍隊都是為了人類的未來與正義而戰。
更別提是在三方勢力混戰的波赫戰爭當中了。
只要有利益,極端主義就會不停製造出一起起血桉。
不管那些民團在之後北約入侵科索沃期間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本質上都與Nazi沒有區別,只不過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充當了民族主義者的身份罷了,一時的正義並不能掩蓋其邪惡本質。在塞拉耶佛,波赫塞族武裝對陣波赫穆族政府軍;在莫斯塔爾,先是波赫塞族武裝對陣波赫克族武裝和波赫穆族政府軍。塞族被擊退後,穆克兩族又圍繞古城控制權大打出手;原波赫古都比哈奇,波赫穆族武裝和克羅埃西亞境內的克拉依納塞族共和國武裝聯手對付波赫穆族政府軍。
更加令人可笑的是,塞拉耶佛圍城戰中狙殺1500名兒童的是塞族武裝人員,而指揮保衛塞拉耶佛的指揮官也是塞族人。這是一筆徹頭徹尾的爛賬,要理清其中每一場戰爭的起因結果就足夠花費許多年時間,那場戰爭帶來的傷痕一直困擾著倖存者,時至今日他們依舊會準備好任何能夠讓自己在戰爭中活下去的東西,藥品、食物、燃料和武器。然而更令人糟心的不止這些,如果有得選,皇帝根本不會在巴爾幹半島作為,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哪裡比這裡還要糟糕和混亂了。
克羅埃西亞民粹有著Nazi精神血統,二戰時期為德意志第三帝國鞍前馬後;塞族內部三方政治勢力相互角逐,民兵團眾多卻無統一指揮,思想極端、相互敵對、一盤散沙都能算得上是種稱讚;奧斯曼土耳其統治期間改信的南斯拉夫人是波赫穆族的起源,這些人中的民粹支持者在二戰時組成的黨衛軍聖刀師為Nazi衝鋒陷陣不求回報,並且用一枚手榴彈在塞拉耶佛塞族婚禮上引發了戰爭,而後又依靠安全區掠襲塞族致使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發生。
正因如此,拉托維尼亞政府才會以狄托元帥的理想作為團結巴爾幹半島的共識,只不過皇帝對其進行了修改,以反對極端民族主義以及團結人類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要目標。這片地區本就流淌著極端思想的血液,如果沒有這個能夠凝聚出南斯拉夫聯邦的共識,如果沒有彌合南聯邦分裂帶來傷痕的和平夢想,皇帝認為自己根本無法在這片土地上立足。
無論如何,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中的戰犯必將受到審判。
雖然審判這類有著犯罪背景和曾經有著前官方支持的民團武裝指揮官,很可能會引發民間的劇烈反彈、引發各個民族主義思潮回彈,但在攝政和皇帝才會下令對全境實行嚴格禁槍、(本章未完!)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一筆爛賬(第一更)
獵殺所有民間武裝團體和犯罪之後,所謂的劇烈反彈也只會是犯罪集團的鼓譟***和惡性槍擊事件。
沒有為了野心與貪慾鼓譟民粹主義的官員和利益輸送,就連波赫這片曾經能夠合法持槍、彈藥攜帶上限2000發的地方也不會出現惡性衝突,只需要出動軍警部門就能解決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一筆爛賬(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