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為了實現「居者有其房」的偉大美國夢,在六七十年代大力扶持儲貸協會。
這類紮根於社區的民間非銀行金融機構,業務簡單、經營保守、手續親民,和商業銀行的最大區別在於,儲貸協會只向參加儲蓄的會員發放定息的住房按揭貸款。
儲貸協會的管理層長期遵循著著名的「3-6-3法則」:存款利率3%,貸款利率6%,每天下午3點關門。
但情況在七十年代末期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美國國內通脹不斷飆升,新任美聯儲主席開始用上調利率來打壓通脹。
這個時候儲貸協會「借短貸長」的特徵,宛如一條在脖子上越勒越緊的繩索,讓整個存貸行業一點點陷入窒息。
畢竟住房抵押貸款一借就是十年、二十年,過去的房貸客戶依舊在按6%的利率進行還款,但市場上的短期存款利率卻已經高達20%。
儲貸協會如果不高息攬儲,馬上就會流失儲戶,陷入流動性危機。但如果向儲戶支付20%的高利率,自身就必須承受巨額虧損。
於是從1978年開始,全美各地的儲貸協會不斷出現破產倒閉潮,迫使美國政府和國會不得不想辦法挽救,這個涉及6000億美元資產的重要行業。
國會出台了一些列法案來給儲貸協會的經營鬆綁,比如去年4月國會通過修改立法,把儲貸協會的存款保險額從4萬美元提高到10萬美元。
也就是說儲蓄協會即使因為經營不善而破產,儲戶的存款只要不超過10萬美元,就能獲得聯邦儲貸保險公司的全額賠付。
這個法案為的是提高儲貸協會對大額存款的吸引力,但儲戶們卻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你不按市場利率來,人家扭頭就走。
在今年上半年,國會又通過了對儲貸協會的寬容政策,放寬其資本要求和股東數量上的限制。
在這以前,大部分儲貸協會都是互助制的,權益根本無法轉讓。即使有一部分儲蓄協會已經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但單一股東的持股也被限制在5%以內。
隨著美國政府支持儲貸協會進行股份制改革,並且取消持股限制之後,行業內的兼併重組總算變得更加容易了一些。
與此同時,儲貸協會在自有資本率方面的要求,也遠低於商業銀行。根據國會的最新法案,儲貸協會的最低資本率從5%,進一步降低到了4%。
也就是說一家擁有2億資產的儲貸協會,自有資產僅需800萬美元,就能符合監管要求。好在儲貸協會現在的貸款以個人住房抵押為主,每筆的金額都不會很大,不至於出現一筆貸款收不回來,就立刻出現資不抵債的窘境。
但在這一系列政策並沒有改變儲貸協會經營困難的根源——吸收存款的利率比發放的貸款利率更高。
所以美國國會最近正在討論一項更重磅的救助政策——稅收豁免法案。
這個法案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條款,是允許儲貸協會把自己手裡的抵押貸款資產出售,收回的現金可以用於投資其他回報率更高的資產。
而出售抵押貸款資產所造成的損失,可以用自身過往十年繳納的稅金抵補。儲貸協會只需提交虧損報告,就能從美國國家稅務局(irs)獲得退稅。
歷史上這一法案不但沒能挽救美國的儲貸協會,反而進一步加劇其經營的風險。
反倒是華爾街藉此大獲其利,原本無人問津的抵押債券,一下子成了八十年代美國債券市場的明星產品。
周陽穿越前看過一本關於所羅門兄弟公司的金融傳記,所羅門在八十年代前期幾乎壟斷了華爾街的抵押債券交易。
依靠在抵押債券上攫取的暴利,所羅門公司和經營垃圾債券的德崇證券公司一起,成為八十年代華爾街最耀眼的雙子星。
周陽並不記得那個稅收豁免法案是什麼時候通過的,但他知道以美國國會的效率,一個法案從提出到最終投票表決,能在一兩個月內走完流程,就已經算是比較快了。
像涉及政府預算、減稅等重要法案,兩黨撕逼個大半年,最終導致政府停擺,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周陽只需時不時關注一下美國國會的最新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