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其他小說 > 灰色 > 又成了散兵(4)

又成了散兵(4)

    看著那條勉強可以讓大家都坐下的小划子,不光是李久無語了,那些從南方來的粵軍兄弟也無語了。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要靠這樣的一條船渡過寬闊的長江,不能不說是個太困難的事情了,可是事已至此,還能說什麼呢?

    如果帶上鍾志豪,只要他躺下了,那麼這條船上就再也坐不了幾個人了,可把鍾志豪扔在這裡嗎?李久的腦袋在急速的思考著。

    「我知道這船小了點,我找不到更大的船了,要不,人家也不會把這樣船扔在這裡沒人要了。」周大牙赧顏的說道。

    「你是說還有這樣的船?」李久聽出了老周的話音。

    「是的,那邊還有2條,數這條最新,我就挑了這條。」周大牙認真的說。

    「好,帶我去找那幾條船!快,其他的弟兄到村子裡去找繩子,什麼樣的繩子都行,還有找幾塊門板過來。」說話間,李久讓周大牙去河汊里找其他的船。

    不一會,李久和周大牙就在船尾掛著一條差不多大小的木船回到了原來的「碼頭」,此時,留在村子裡的弟兄們已經找來了不少各種各樣的繩子。李久把兩條船並排綑紮在一起,然後把幾塊門板搭在兩條船之間,這樣,船的寬度就增加了一倍。多餘的門板被李久用刺刀劈開,做成了大小不一的木槳,隨即他一招手,所有的弟兄們全部上了船,在李久的指點下,他們要從這裡的河汊進入魚嘴灣,最後從魚嘴灣那裡進入長江。

    「弟兄們,村里實在是找不出啥吃的了,這是我從靠山坡的那塊地里挖出來的紅薯,大家先墊墊吧,等過了江,咱們再想法子。」


    周大牙從船艙里打開了一個麻袋,那裡有半麻袋紅薯。

    「大家都吃點吧,等會過江的時候我們要花費很大力氣的。」李久帶頭拿出一個紅薯,就著船邊在河水裡洗了洗,隨即就是一口咬了下去。

    弟兄們早就跑的餓了,此時也不講究了,何況來自廣東的人也習慣吃紅薯。

    嶺南地區,早在秦始皇時代就被中原人發現並開發,當年,秦始皇為了開拓嶺南完成統一大業,命令開鑿灕江與湘江之間的運河,這就是著名的靈渠,他最早的稱呼是秦鑿渠,從而打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連接。在此之前,中原大地上的四大水系已經相互連接,在那個年代,水運是所有運輸工具中效率最高的。

    可是嶺南的開發並不順利,這裡土地貧瘠,種不出中原的農作物,不管是麥子、小米還是水稻、高粱,在嶺南很難生長和豐收,究其原因是這裡的土壤是江南紅土,酸性極大,加上熱帶氣溫高,常年病蟲害,這裡的原始居民是吃野果,打獵維持生存。漢民族進入之後,把中原的耕作技術帶了過來,逐步在合適的沖積平原上開始改良土壤,直到南宋時期,這才形成了幾個盛產稻米的地方,就是現在的珠江三角洲這一帶,而在廣東,能夠形成水田的地方非常有限,靠近沿海一帶每年還要經受颱風的侵襲,因此,廣東地區在歷史上是非常窮苦的。正因為窮苦,這才在元朝的時候就開始了向海外尋找生路的習俗,最典型的就是下南洋。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以後,帶回了原產南美洲的許多物種,其中紅薯就是其中的一種,由於紅薯的口感不適合歐洲人,加上土豆和玉米更適合在歐洲種植,因此,紅薯並沒有在歐洲大面積種植,相反,卻是在同樣土地貧瘠的菲律賓生根開花,後來被下南洋的華人從菲律賓帶回了廣東,所以,廣東人管紅薯叫「番薯」,番這個字是古漢語裡對「外國」的稱呼,廣東人管外國人叫「番仔」,管西紅柿叫「番茄」……

    在三十年代,大部分廣東地區的農村,就是靠半年番薯半年糧維持著生計,吃紅薯對廣東士兵來說不新鮮。

    12月中旬已經接近冬至,天亮的晚,6點鐘的時候,李久改造的這條奇葩的小木船已經從魚嘴灣進入到了長江。冬季的長江水流緩慢,可是李久還是讓大家使勁的向上遊方向划動。他把12個人分成了兩班,每個班划槳十分鐘,然後輪換,這樣就可以保持小船一直向江中間漂去。

    「等一會就要進入長江的主流了,大家必須一起使勁的向上劃,否則我們會被江水沖回到下游的南岸,過不了江的!」李久站在船頭仔細的觀察著,此時的東方已經露出了魚肚白,「大家到時候聽我的



又成了散兵(4)  
situhan推薦:  
隨機推薦:  雲其深  太荒吞天訣  頂級贅婿  最強小神農  諸天大道圖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灰色"
360搜"灰色"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