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太后因為一個女人被兒子打入冷宮,這可是聞所未聞的奇聞,那些弄權的太后,一般也就被皇帝軟禁在太后的宮殿裡面就很嚴重了。
所以,童心蘭這一世就看看那個女人怎麼>
待得駱彥十二歲的時候,朝中大臣就催著皇帝大婚了,大臣們表現得如此熱情,一方面是希望皇帝儘快長大,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宮伴隨皇帝經歷這還比較單純、更能打動皇帝的「兩小無猜」階段,以後即便他們的孩子老了,皇帝對最早走入他心房的女人也是不一樣的。
而且,進去的越早,得到的身份就越高,以後再把族裡年輕的女孩子送進去的話,也能讓後入宮的年輕女孩兒有個照應。
童心蘭知道這些老狐狸的打算,當駱彥徵求自己意見的時候,童心蘭見他現在已經比兩年前動不動就害羞的狀態好了很多,不過,童心蘭還是有意的問道,「彥兒,你知道大婚的意義麼?」
私下裡,童心蘭和駱彥交流都是如普通人家裡的母子般稱呼,這樣,也能讓這孩子以後不會被那喬詩詩說的所謂「帝王人家無親情,連母子之間都不能直接叫孩子的名字和母親」這樣的話,動搖了心神。
花淑蘭對駱彥的母愛,一點也不少,皇家的親情的確複雜,可是,不是每一個太后都是為了利用兒子得到至高女人的尊榮。
親情豈是簡單的表現在流於表現的稱呼上的呢?
那也未免太過膚淺,不過童心蘭做過好幾次母親,知道帶孩子的時候不用那麼多尊稱也能讓孩子感覺更親近一點。
&婚後,代表兒子長大了,也代表兒臣可以親政了。」說道親政,駱彥臉上也難掩喜色,不管是不是皇帝,明明家業是自己的,偏偏一大群人叫你聽他的做,理由就是你還小,因為這樣的理由被欺負,誰也不會開心,更何況還是一個皇帝了。
&你覺得,你大婚後,能夠親政麼?」童心蘭引著駱彥思考,而不是像花淑蘭那般絞盡了腦汁親自為他選能夠幫助他的大臣的女兒。
費心費力不說,駱彥並不能了解母親為他親政挖空了心思的良苦用心,而且這件事兒將來在喬詩詩的誤導下,駱彥也被誘導得以為花淑蘭是想掌控他的一切,就連選妻子也不能選他自己喜歡的,就此和花淑蘭產生了嫌隙。
花淑蘭不和駱彥討論,僅僅只是覺得孩子不懂,問了沒用,可不是為了在皇帝枕邊安插自己人。
童心蘭才不會做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道,不能麼?崔太傅說,自古以來,幼帝都是在大婚之後親政的,難道我就是例外麼?」駱彥要學的東西很多,大都是跟著輔政大臣學如何治國以及批改奏章,這些有關親政的事情,那些人會教他麼?
皇帝獨立了,他們不是就又變成一般的大臣了?
至於那個剛正不阿的崔太傅,學識是沒有問題的,為人也是很正直,不用壞的心思去看別人,他的確是一個君子,也能教導出一個君子,但是教不出一個合格的皇帝。
不能說先皇為駱彥找的崔太傅就錯了,只是當時先皇還活著,如何教導一個合格的皇帝,他原本是想著他能身體力行的慢慢教導,可是他突然就病重死了,當時宮裡朝堂上亂鬨鬨的,有許多事情要安排,哪裡還能想到再給太子找一個教他如何做皇帝的老師的問題呢?
而花淑蘭信任先皇的眼光,也信任崔太傅的知識和為人,也覺得自己可以教好駱彥。
但是她忘記了,她是一個女人,不可能完全了解男人的心思,尤其帶著母親的角色去了解自己兒子的需要,那很難的。
其他方面,他們把駱彥都教的不錯,若是沒有喬詩詩,或許駱彥也是一個好皇帝,可能也會被其他女人利用,但是駱彥是皇帝,傷了心以後也許只是變得更絕情而已,對西月國傷害不會很大。
&的確是這樣,崔太傅說的對,不過,你自己想想,《歷代帝王記》上有總共有幾位幼帝。然後你再想想關於他們大婚之後幾年間,朝堂發什麼什麼,你再想想,那些幼帝在大婚之後、親政之後,他們做了什麼,他們命令,下面的臣子都遵守麼?」童心蘭還是慢慢的引導他自己思考。
駱彥自然看了這些書,不然童心蘭不會這麼問。
事情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