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一平覺得自己算盤打的還挺精的,就像那些賣豆腐的,新鮮豆腐賣不完,可以做成臭豆腐,臭豆腐賣不完,還可以製成豆腐乳,總之是肉爛在鍋里。
而且,這樣的公司,架子搭起來以後,找個管理人員,也不用牽扯他的精力,挺美的!
接下來的幾天,馮一平整天呆在家裡,倒也接到了幾個陌生的來電,都是在各自校園網的bbs上發現的廣告,不過,一聽說是關於企業應用方面的,十個有**個打退堂鼓。
事情就是這樣矛盾,一般有人的時候,我們缺錢,有點錢了,卻又缺人,好多時候,我們都以為事情做不好,是因為錢的問題,但到最後才發現,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
那部賀歲片裡說的好,「21實際,最稀缺的資源是什麼?人才!」
但也說的不夠全面,人才,什麼時候都是稀缺資源。
現在還不是後來大學生畢業就失業的時候,想從這些高校找些人來,還真不容易,還得想其它的辦法。
不過現在卻沒時間讓他想辦法,因為又到了回家的時候,現在每到過年的時候,馮一平覺得爸媽比他這個小孩子還高興,沒辦法,他們很享受那種富貴還鄉的感覺。
爸媽和姐姐在壪里人的簇擁中很高興,馮一平高興的是,大家聚在一起,談的多的都是怎麼改進,怎麼賺更多錢,怎麼再開幾家店。
他是真沒想到,這短短一兩年的工夫,他居然小小改變了馮家沖的環境,這個環境。主要是指小孩子們成長的環境,。
他始終認為,從小聽著周圍大人討論秋糧收了多少,現在下了雪,明年定會有個好收成的孩子,從小聽著周圍大人討論在廠里打工賺錢。還是在工地上打工賺錢的孩子,和那些從小聽著大人說自己的廠里今年招了多少工人,明年還會招多少工人的孩子,眼光、志向和追求肯定都不一樣。
現在壪里的這些小孩子,如果整天聽到的都是爸媽想著怎麼讓自家小店的生意更好一些,如何想辦法再多開店,這樣的環境,比起以往,那真是個深遠而長足的進步。
而且。隨著在外面開店的越來越多,已經形成了一些良好的連鎖反應。比如以往春天的時候,山上的那些竹筍和蕨菜之類的,大家都只是采一些嘗嘗鮮,現在呢,馮振昌帶頭,在城裡開店的那些家,一塊錢一斤的在壪里收。
所以到了那些小竹林里出竹筍的時候。留在家裡的老老少少,一人提著個籃子。大清早的就去山上采,採回來剝乾淨,用水汆一下,然後用塑膠袋裝起來,再通過客車帶到城裡的店裡,供不應求。
就出筍的這一季。那些手腳勤快的,每天都能採回來滿滿一籃子,平均一天四五十斤沒問題,一個月下來就上千塊!
這上千塊,對這些老人來說。不是小數目,能派上不少用場,他們也不用只等著兒女的孝敬,也不再像以前,雞蛋都捨不得吃,要留起來拿去村里小店裡換鹽換針線。
當然,城裡開店的也不虧,就馮一平他們家來說,一塊錢一斤從壪里收這些新鮮的嫩竹筍,加點油鹽一炒,一小碟賣出去就是一塊錢,賺的更多。
像這樣新鮮美味,又有時限的山珍,很受城裡人歡迎,還有其它的,像蕨菜、黃花菜這些,以前都不值錢,大家都懶得采,現在通過他們,都能變成實實在在的票子。
總之,這些變化都叫馮一平感到欣慰。
但是,他真不耐煩家裡的那些應酬,在家裡呆了兩天,和爸媽打了個招呼,就去找肖志傑和王昌寧,說起來,三個人也是大半年都沒見。
他一個人走在以前上學時走過的山路上,心境卻大不一樣,沒有以前的那種急迫和深埋在心底的無助感,想起以前在這條路上趕著上學,趕著回家的情形,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學校里靜悄悄的,杳無人跡,操場上,滿是枯黃的野草,還有一些碎紙片,這個時候,或許只有校長他們的那個小院裡,還會有人在吧!
林慧家門虛掩著,聽得到裡面有人在搓麻將,林慧中考後沒有再進學校,去了沿海一帶晃蕩,也不知道怎麼樣,搞不好今年都不回家過年。
就這樣一路晃蕩到了鄉里,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他敲了敲502的門,門竟然開了,還是那麼胖的肖志傑穿著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