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探馬赤軍一般都駐紮北方,除了歸各地萬戶達魯花赤管轄外,在制度上還應該歸四大都萬戶府統一指揮,這四大都萬戶府分別駐紮在:山東河北的蒙古探馬赤軍都萬戶府置司於濮州、河南江北的蒙古探馬赤軍都萬戶府置司於洛陽、四川的探馬赤軍都萬戶府置司於成都、陝西的探馬赤軍都萬戶府置司於鳳翔。
由於圍攻高郵張鹽販,脫脫將濮州都萬戶府和洛陽都萬戶府下轄的山東、河南江北的蒙古探馬赤軍都抽調一空,現在山東探馬赤軍已經全部完蛋,河北的要守衛大都南路全劃歸樞密院直接管轄了,所以濮州都萬戶府就名存實亡了。
洛陽都萬戶府下轄的探馬赤軍在歸德府的答失八都魯手裡有一萬多,湖廣戰場調去一萬多,剩下的兩萬餘探馬赤軍現在全在大名府的太不花手裡握著,所以洛陽都萬戶府也成了一個空殼子。
在大名城裡,其實還有一個比太不花更大的主,文濟王不花貼木。但是這位蒙古宗王手裡沒多少兵,所以奉旨節制山東河北軍馬的太不花鳥都不鳥他,讓頗有抱負的他很是鬱悶,只好和逃過來的宣靖王買奴相對長嘆。
宣靖王買奴原來是鎮守益都的蒙古宗王,只是生性懦弱,只知道貪圖玩樂,結果讓益都萬戶府的達魯赤花提不里合架空了,時間一久,結果整個山東誰也不知道還有這麼一位主。
周天臨鬧事的時候,剛好他奉旨到大都述職(真不知道他述什麼職),就這樣讓他逃過一劫。但是失地之罪還得追究,元帝很是訓斥了他一頓,然後讓這位家眷和家產丟得乾乾淨淨的光杆王爺到大名去戴罪立功。
太不花手裡有兩萬探馬赤軍,一萬侍衛親軍,這是他的骨幹力量了,其餘十萬人馬是河北、河南簽發的漢軍。
太不花把三萬主力部隊圍著大名城駐紮,其餘十萬人馬從禹城、茌平、聊城、陽穀一字擺開,組成一個進攻勢態的大網。禹城以東的德州、棣州一線由樞密院直轄的侍衛親軍和河北探馬赤軍等人馬來防守,用不著太不花來操心了。
太不花從二月進駐大名,一直到七月,屁股一直就沒有動過,而他手下十三萬人馬除了日常造糞之外,就是四處去「清剿」當地的「亂民」,把整個大名路、濮州府、東昌路等地搞得怨聲載道,民心大失。
有守土之職的文濟王不花貼木和復土之職的宣靖王買奴天天催,月月講,但是太不花總是以錢糧不繼,難以支撐為藉口給打發掉了。
太不花不想動,並不意味著山東紅軍不想動。
在秋收接近完成的時候,已經擴展到十五個步兵軍團,兩個騎兵軍團,一個火槍軍團二十餘萬的龐大山東野戰軍開始蠢蠢欲動了。
回到濰州的周天臨收到各軍團的請戰書之後,開始盤算起來。
開始自己一直被蒙古軍隊的威名給嚇住了,一直在提防韃子朝廷的「雷霆之怒」。現在從各種跡象來看,蒙古軍隊本質上還是那麼牛,但是統領他們的那幫人就腐敗得太厲害了。看看從大都傳來的消息,韃子朝廷還是不把自己當成一回事情,正在加班加點地享受。
在起事剛開始的時候,自己讓人帶著厚禮找上老熟人窩合麻,用重金和他恢復了往日的情分,原本只是想找個途徑刺探一下韃子朝廷內幕的,結果一陷進去就不得了了。「熱情」的窩合麻帶著周天臨派去的人到「志同道合」的同黨那裡轉了一圈,黃白之物一撒,大多數權貴馬上認錢不認人,最想不到的是直接攀上了朝中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元帝的宦官總管朴不花。
在這些人的努力下,於是大都傳開一個怪怪的消息,說山東叛軍不是真的反叛朝廷,而只是已經死掉的提不里合等人欺上瞞下,魚肉百姓,於是官逼民反,不得已殺了那些貪官污吏。那些犯了錯的山東亂民其實心裡還是很想「改邪歸正,投案自首」,「重沐天恩」。
包括太平在內的大多數清醒的朝廷官員自然不會相信這些無稽之談,堅持對山東叛軍進行武力圍剿。但是那些收了賄賂的權貴們倒也是些「誠信」之人,錢拿得爽快,干起事來也「盡心盡力」。雖然他們不敢明面上改變朝廷對山東的戰略,但是私下施絆子倒是毫不含糊。
受到方方面面的鉗制,太平等人沒有辦法匯集大軍對山東進行有效的圍剿,也就讓太不花奇怪的「靜坐戰法」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