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散人道。
「道友且聽我道來,此三頁法門,乃是貧道早年未入道前,適逢家道中落,食不果腹,在一家道觀之中做抄經活計,從一本經書夾層之中得到。貧道年少時,家境尚且殷實,喜好讀些志怪仙異之類的雜書,曾經一時痴迷,只是苦尋無跡,待到成人心智漸熟,又適逢家變,這才逐漸淡忘,此時得此法門,真是如做秋夢,難以自持。貧道那時已然體悟人情冷暖,世道艱險,甚恐懷璧之罪,於是暗暗收藏,秘而不宣,只在夜深人靜之時,獨自修習,又在白日裡乘抄寫經卷之機,旁敲側擊從那守經道士口中詢問些許不解之精義,如此春去秋來,大半年之久,貧道便已然入門,小有所成,那些道士皆是凡俗,已然無法為貧道解惑答疑,因此貧道辭了抄經的活計,從此一邊修行一邊往各處尋仙問道,如此一百八十多載,僥倖結成了中品四轉金丹,又於陽神初成之時得蒙天道恩賜,於冥冥之中通曉了一絲天機,知曉自家緣法大概,這才在此雲華山太和峰上開了洞府,從此講道修行,靜待機緣。那日,敖青道友匆忙離去,貧道便心血來潮,只覺的冥冥之中機緣已至,隨後追尋而至,得見道友之後,便知貧道機緣乃在道友身上,於是現身與道友相見,便有今日一番詳談。」
言罷,這散人殷切的望著葉知秋。
葉知秋道。
「實不相瞞,真人所得這遺卷與貧道修行之法門乃是同源,喚作五行真解,這法門乃是傳承自上古道統,奧妙非常,只是歷經歲月輪轉,滄海桑田,此法傳承已然缺失,貧道所修乃是我靈陽一脈祖師得自一處古修遺府,只有水木兩部完全,其餘只得隻言片語,貧道日前參研我純陽門無上經典,純陽真解之精義,這才勉強補全了火行一部,但其餘金土二行,仍然進境甚微,此時得真人遺卷,恰有土行一部精義所在,只待時日研習推演,便可成就。」
那散人聞言,喜不自禁,道。
「原來如此!果然是機緣所至矣,還望道友不吝賜教,演化大法!」
葉知秋道了聲,善!便運使法門,顯化了五行法相。
那散人看的心馳神迷,細細體悟一番,只覺得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果然是玄奧的法門,無上的妙道。
喜不自勝,他運使法門,也於天靈上方顯化了一方法相,乃是一片無量青竹林,中央處有一顆巨大無比青翠欲滴的青竹皇,那竹皇的頂端竹葉上端坐著一個巴掌大的小人,模樣與散人一樣,那小人閉目盤膝,手上托著一粒青色丹丸,細細看去,那丹丸之上有四個孔竅,那孔竅時時發出陣陣道韻,其中又有無量道篆生滅,光華流轉,玄妙非常。
葉知秋知道小人乃是散人陽神顯化,那陽神手上托著的丹丸便是散人的金丹,上面四個孔竅正是四轉金丹的象徵。
這金丹分為九轉成三品,前三轉為下品,中三轉為中品,後三轉為上品,結丹之時以無量法力藉助天地奧妙推動丹丸旋轉,每一轉便會結出一處孔竅,這孔竅乃是天機交織演化而成,是體悟天道的上佳門徑,至關重要,影響日後成道,所以修士結得金丹的品階越高,那麼往後成道的機會就越大。
這五竹散人由於散修出生,所修法門又是遺卷,沒有上佳的傳承,依靠著不俗的資質結得四轉金丹,勉強進入中品之列,只是他往後修行便要多出不少艱難來了。
「果然是精妙的上乘法門,演化奧妙無窮,貧道喜不自勝矣,還望道友不嫌棄貧道出生鄙陋,資質平平,將我收錄門牆,傳我妙法,成全我道!」
這散人見得自家成道之基,躬身拜禮,言辭懇切情意拳拳,只望能夠被收錄門牆,得授這無上法門。
葉知秋聞言,正是驚喜交加,此來本以為是同道中人論道演法,哪知先是得見了法門遺卷,後又有這結了陽神金丹的散人一心歸服,著實是雙喜臨門啊!
他不敢怠慢,連忙上前虛扶道。
「真人自謙了!真人願入我純陽門下,貧道喜不自禁,哪裡有什麼嫌棄之說,貧道乃是後學末進,不敢托大,如今我脈長者已逝,且由貧道行權宜之計,代師收徒,從此真人便是我純陽九脈之真陽一脈門下,與貧道做個師兄,你看可好!」
那散人聞言大喜,想他出身乃是旁門散修,雖是結了陽神金丹的返虛修士,但畢竟出身鄙陋,道途艱難
第十四章 五竹散人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