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平那篇修改過的文章,終於發表在了《湘省日報》第二版,標題也換成了「深化企業改革過程中的問題和方法探討」。
儘管不是在頭版,但這樣一篇探討新的文章,能過發表在湘省影響力極大的黨報上,而且還是相當顯眼的二版重要位置,已經足夠引起很多人的關注了。
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省國資委隨後就下了一個通知,要求各地市的國資委、縣國資辦的相關人員認真研讀這篇文章。
雖然這個通知並沒有附加其它具體的要求,但起碼說明這篇文章引起了省里有關領導的重視。
在楊貴平的這篇文章裡面,他把文章內容一分為二。
一方面,他以湘水縣供銷公司為案例,大致分析了供銷公司由盛轉衰的可能原因,建議國企在深化改革的時候,應該先把重點放在查找企業運轉不善的原因上面。
並且,他在文章中還隱晦地提醒,要謹防企業內部領導人員失職給企業本身帶來的重大傷害。
另一方面,他試探性地拋出了吳大廚的那份國有資產併購解決方案,探討這種方案的可行性。
可以說,在楊貴平的這篇文章里,重點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暫時只是做了拋磚引玉的試探。
省國資委的通知下發後,地委廖書記第一時間就給戴博藝來了電話,再次強調湘水縣必須嚴查供銷公司內部領導的違法違規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戴博藝還怎麼敢捂蓋子?
他不僅不敢捂蓋子,反而更加重視起來,並且還想了很多。
戴博藝知道,按照中央的政策,各級政府部門在未來幾年的工作重點就是發展市場經濟,而深化企業改革則是其中的重頭戲,更是最近的工作重點。
戴博藝也知道,深化企業改革確實是勢在必行的事。
就以湘水縣為例。
在最近幾年,大量原本效益不錯的國有企業,比如說罐頭廠、玻璃廠、酒廠、印染廠、紡織廠、供銷公司等,現在都已陷入了嚴重虧損狀態,成為了國家的負擔。
而湘水縣的這些國有企業,相對於地區、省、全國的國有企業來說,只不過是規模很小的小型企業。
正所謂船小好調頭。
在深化企業改革這條路上,在沒有經驗可以借鑑的情況下,由小到大,拿小型國企做試點,摸著石頭過河,恐怕是最穩妥的辦法。
這恐怕也正是省里那些大佬的想法。
聯繫到楊貴平的那篇文章、他的背景、省里下達的那份通知,戴博藝很快就想明白了這一點。
湘水縣恐怕會成為全省深化企業改革的一個試點!
一個更深的念頭從戴博藝的心中冒了出來。
這個念頭一出來,連戴博藝自己都嚇了一大跳。
他在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到底是機會還是風險呢?
應該是機會大於風險!
如果湘水縣真的能成為國企改革的試點,並且率先改革成功的話,湘水縣的很多企業就會掉頭成功,不僅不會再成為政府的包袱,反而會帶來可觀的利潤。
並且,如果改革成功的話,這對整個湘水縣來說,就是實實在在的政績。
這就是機會。
至於風險,則存在於改革失敗的可能性、改革過程中所挖掘出來的貪腐問題等。
問題一想通,戴博藝就更加堅定了決心。
查,一查到底,如果存在大毒瘤,那就先把毒瘤挖出來!
……
手拿報紙的洪志高也動起了心思。
看了這篇文章和省國資委的通知後,洪志高也意識到,這事真的沒法捂蓋子了,誰敢捂蓋子,就是給自己惹麻煩。
尤其是在戴博藝向他點明了地區和省里的重視後,他也堅定了這一看法。
看來,必須深查深挖了!
他立即對戴博藝說道:「戴書記,要不把老楊也請過來,一起協商一下吧。」
他嘴裡的老楊,指的是湘水縣政法委書記楊松德。
洪志高認為,介於檢察院可能有人牽扯到本案,檢察院介入本案的事,還是由主管領導楊松德來妥善安排比較合適。
戴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