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京都到范陽直道的隊伍,長達千里。
這千里百姓。
未來皆是遼地子民。
而在見到那遼王旗幟後,道路兩邊修路的百姓,紛紛跪拜下去。
這是他們最高的禮儀。
千里路途,便有千里跪拜。
就連秦風望著道路兩邊跪拜下去的人,一連見了數日相同的景象,也不免有些麻木了。
秦樉沒有心思打牌了。
「老六這等威望,到了京都,勢必會被忌憚。」
寧王秦棣則沒想那麼多,而是繼續望著窗外跪拜的百姓。
「他們今日這一跪,換來的是來日安穩的太平年歲,值得了。」
秦風則沉默不語。
他並不覺得百萬人有多少。
可這千里路途的跪拜,方才赫然發現。
原來百萬人口。
竟然還挺多的。
只不過相比記憶中,那一座城,就擁有兩千萬人口的地方相比。
原來百萬人,竟也是如此強大的力量。
是啊。
畢竟始皇帝,憑藉著百萬人,就修建起了萬里長城,屹立東方,貫穿千年。
未來。
秦風也能調動這百萬人,創造出一個嶄新的時代,璀璨的未來。
未到京城。
這千里跪拜,便驚動了諸多大臣,京都百姓們更是無比震撼。
「遼王威望竟能高到如此。」
「若是你能讓北胡安寧,你也能得到天下百姓如此跪拜尊崇。」
「只是消滅了三十萬北胡人,滅掉個北胡千年大部族而已,也就滅掉了一萬五千鐵浮屠……」
「這還不夠嗎?」
京都人熱議不斷。
甚至有京都人琢磨,要不要跟跟風。
等遼王入京後,也跟著跪一跪。
大慶跪拜只是禮儀,表達至高無上的尊重。
而遼王在遼地的功勞,足以當得起萬民跪拜。
只是……
動靜未免有些太大了。
就連太子西南戰事兒,都被忘了。
而且。
這千里跪拜之事,傳遞的可不單單只是京都。
而是沿途整個北方都在擴散。
秦風在北方的威望,也一瞬間達到了頂點。
甚至如今的北方人,覺得遼王遠比慶皇更加靠譜一些。
沒錯。
北方人信任遼王,遠勝慶皇。
這跟慶皇多次北方救災,卻不見太多成效,最終失了威望有關。
而且。
南人的富裕,與北人的貧窮,也容易引發仇恨。
可如今。
北方出了同樣富裕的遼人。
而且不單單富裕。
還更能打!
而且還是在大慶最北的北端。
這讓沉寂了多年的北方人,覺得終於有能拿的出手的強者。
自不惜將秦風捧上神壇。
至於有人說秦風出生在京都,北方人會毫不猶豫的說是在放屁。
沒見到遼王從小都是在遼地長大的?
那才是正兒八經的遼人!北得不能再北。
誰要說遼王是南人。
北人絕對是急!
追捧秦風的,當然遠遠不止百姓那麼簡單,就連許多士子,中小地主,商人,對秦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