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思考掙扎,利波亞之盾和利波亞革命空間兩個派別的頭目好一番協商之後,他們終於妥協了。
因為他們覺得以如今的境況,他們想要保存自己最大利益的方式,就是接受哈美斯的招安。
原因很簡單,以他們兩家目前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是哈美斯的對手,哈美斯的軍隊已經兵臨門口了,要打他們隨時都可以。
一旦與哈美斯開打,他們肯定會輸,即便僥倖沒有被滅,也是無處可去了,到了別的地方也容易被吞併。
與其那樣苟延殘喘的逃命,還不如接受哈美斯的條件,起碼還可以弄個軍官噹噹。
就這樣,哈美斯親自接受了利波亞之盾和利波亞革命空間加入正府序列的請求,還親自給兩個頭目授銜,在媒體的見證下,其樂融融。
一下子削掉兩個派別,還吸納了他們的武裝,哈美斯的力量增強的同時,又削弱了武裝派別的實力,更是開了一個好頭。
接著,哈美斯自然是問向下一家,沒想到卻是被拒絕了。
哈美斯也沒有廢話,直接以一句「代表所有愛好和平的利波亞人民消滅你們。」
然後,萬餘兵力毫不猶豫的發起了剿滅行動。
似乎看到了自己身份的轉變,也看到了哈美斯越發的強大,所以哈美斯這邊的軍隊,士氣比之先前又有了不小的提升,用氣勢如虹來講,一點都不為過。
反觀被打擊的那個武裝派別,士氣則非常的低落,面對哈美斯這邊人數、裝備、士氣處處占優的情況下,簡直是不堪一擊。
然後,反應過來的他們才叫嚷著要投降,但這個時候的哈美斯就沒有那麼好說話了,他可以接受下面的軍官和士兵投降,但卻不接受最高頭目的投降,他必須用自己的生命為雙方戰死的人負責。
其他為了活命的軍官和士兵,自然不願意為了那差點兒帶著他們走向滅亡的頭目陪葬,於是又有人反叛了,將自己的頭目活捉,然後向哈美斯投誠。
哈美斯盛讚了這些為了大義做出正確決定的人,然後下令槍斃了那個頭目。
哈美斯這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舉動,著實驚住了不少武裝派別。
其中就包括津坦民兵,還沒等哈美斯找到他們頭上,他們主動撤出了迪黎波里,向著扎維椰轉移而去。
對津坦民兵的突然離開,哈美斯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第一時間派部隊去接管津坦民兵的地盤。
連實力最強的津坦民兵都離開了迪黎波里暫避鋒芒,其他還在迪黎波里的派別更是如履薄冰,願意投誠的連忙表現出了自己的誠意,不願意投誠的也想著撤走。
但是,津坦民兵可以走,其他小些的武裝派別想走,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哈美斯直接將迪黎波里封鎖了,要走就只有衝出去。
可是,同現在實力這麼強勁的哈美斯開戰,即便突圍出去,還能剩多少實力?
所以,這些被圍困住的武裝派別,也只能不情不願的接受了哈美斯的建議,全部投誠了。因為不投誠,只有死路一條,他們可沒有恐怖、組織那麼瘋狂。
直至,才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哈美斯便將首都迪黎波里控制在了自己的手裡,除了主動離開的津坦民兵,其餘武裝派別,要麼被收編,要麼被剿滅。
現在,哈美斯手中掌握的軍隊,已經超過五萬人了,雖然除了他的嫡系隊伍,以及費薩勒的隊伍,其他實力都有些參差不齊,但好歹那些人大多也都是其他武裝派別的,很多經歷過不少的戰鬥,說起來,單兵素質並不會比津坦民兵這樣的武裝派別差多少。
控制了迪黎波里之後,哈美斯第一時間開始大力恢復迪黎波里的秩序和生產,甚至儘可能的將民眾都發動起來重建迪黎波里,一時間,迪黎波里一幅好不繁忙的景象。
但與原來不同,現在迪黎波里的民眾,大多是對未來生活嚮往的神色,感覺終於要擺脫顛沛流離的命運了。
打鐵要趁熱,趁著現在這種好的勢頭,哈美斯立即開始行動,他不再局限於迪黎波里,大軍的主力迅速的從迪黎波里開拔出去了,直奔下一個重要城鎮:扎維椰。
扎維椰,對於哈美斯來說,意義可能比迪黎波里來重大。
因為這裡是他當初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