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冀北諸道不發援軍是事實,但說見死不救就多少錯怪了人家。
實際上,在沮授發往北面常山國的求援書送到常山國相馮巡手上的時候,馮巡是有心救援的。
但常山王劉暠嚴辭反對,說常山國本就不靖,這兵自家用還嫌不夠,更何用來救援他郡。
馮巡本就在國中無威信,又是南人,在常山王劉暠的反對下,也只能有心無力了。
常山王劉暠說的也是現實的。
那就是常山境內有三亂。
一為黃巾亂,二為山寮亂,三為宗賊亂。
首先第一個就是這黃巾亂。這也是常山王劉暠反對出兵的最大理由。實際上去年四月黃巾軍起事,常山國治元氏城也有黃巾起兵,而且差一點就打下了元氏。
當時常山王劉暠都要棄國走了。後來幸好常山之賊被三張徵召南下,這元氏才得以保存。
所以劉暠是談黃巾色變。
之前黃巾賊雖然走了,但隨著河北黃巾的分崩離析,不少原在總道的渠帥小豪都紛紛回到了故里,重新拉人起兵。
現在常山國境內就有一支規模數千人的黃巾隊伍,賊號飛燕。再加上原先零零散散分布在常山國四面的黃巾,國中至少有一兩萬的黃巾蛾賊作亂。
這些蛾賊雖然無力打入縣城,但都分布鄉野控遏要道,或耕獵為生,或劫掠商旅,使常山國交通陷入了停滯。
而除了境內黃巾為禍外,這常山國還有山寮為患。
常山郡本叫恆山郡,因其境內有北嶽恆山得名恆山郡。之後為了避文帝諱,改曰常山郡。
常山郡背靠巍峨的太行山,面朝平坦的大平原。橫亘綿延的太行山將河東與河北地區分隔開。
而在太原盆地與河北平原之間唯有一條狹長的山道,它就是著名的井陘道,其道就在常山之內。
而為了控遏此道,常山專門設一關,名土門關,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昔年王翦伐趙,韓信攻張耳,皆從此道走。
但也正因為此道,太行山上的山寮眾們就時常出山劫掠,常山國尉不能制。於是,賊勢越演越盛,幾將郡西北一片皆做山寮樂土。
有黃巾、山寮還不算,原先可以被依靠的大族也與常山國越走越遠,現在也成為了宗賊。
這些大族無不是有壁壘有部曲,橫行武斷,甚至跨國鄉吏直接專斷一地。
常山國內諸大姓十二家,為馬姓、李姓、吳姓、張姓、范姓、郝姓、郗姓、趙姓、郭姓、韓姓、解姓、郎姓。
而變亂的大姓就有七家。
而之所以如此,還和一件事有關,那就是光和四年的八都神壇祭祀有關。
國朝自桓帝以後,凡遇大旱,常山吏士皆會向境內八位山神求雨,如封龍、三公、靈山、無極等山神。在求雨過程中,又不斷建廟立碑,也就形成了八都神壇,就是共祭八座山神的神壇。
作為為民祈福的活動,自然是要所有常山百姓共同攤派花費的。當然國相那邊也會將此事上報給朝庭,朝庭那邊也會相應撥出一筆錢來。
從桓帝以來,這筆錢基本都是國郡和十二家分潤的。但自從這任國相馮巡來了之後,這人不講規矩,直接將十二家從祭祀中剔除,直接找了巫師蓋高,督郵成喜、元氏縣王翊,一同從朝庭那邊要了款子,卻將原先祭祀的八都山換掉,換為了恆山。
沒了各自山頭,這十二家中,有七家因此斷了祭祀的收入。但那時候他們敢怒不敢言,因為這馮巡是找了趙國最大的豪強張氏做後盾的。
張氏其家比較複雜,既是以前常山王張耳之後,又是公族之家,後來到了靈帝時期,更出了一個中常侍張奉。
他們還和隔壁中山的豪族甄氏聯姻,互通聲氣。可以說,張氏家大業大勢大。
這七家惹不得。
但現在不一樣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伏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