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其他小說 > 犁漢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坐困

第三百四十九章 坐困

    承天元年,共和元年,三月二十日。

    距離第一次被賊攻城,又過了十日。這十日,襄國城內保受城外發石機的轟炸,城內到處是傾頹殘壁。

    此時,一位年有四十的糧商正在這愁城中後悔著自己當日的冒險。

    此人叫甄苦,是中山國無極甄氏的偏族,一直負責著家族在趙地的糧食買賣。他本不應該在這襄國城的。

    實際上,自邯鄲失陷前,原先邯鄲的各系劉氏王皆隨著盧植的殘餘大軍北撤了。當時甄苦就在撤退之列。

    後來沮授被盧植表為趙國相,負責在襄城組織起對泰山軍的防禦陣線時,沮授就發過告示,勸襄國民隨盧植大軍北上遷徙幽州。

    本來甄苦是要回去的,但他在得知沮授在組建大糧台,急需要有人負責採辦徵集粟糧,然後他就動心了。

    所謂富貴險中求,再加上對泰山軍是否會北上保持疑慮,甄苦帶著族人自告奮勇入了襄國城。

    這個過程中,果然如甄苦所料。有驚無險,泰山軍在打下邯鄲之後,止步於邯鄲,並未北上。

    然後甄苦就拿著沮授的符印手書,開始徵集趙北各縣的糧餉、軍資,將之通通運往襄國城內。

    當然,這個過程中甄苦自然也是發了大財的。

    就在甄苦以為好日子會一直如此時,泰山軍竟然開始北上了。於是,城內一片混亂。

    當然甄苦就想要跑的,但到底身上背了官差也怕干係,所以就私下找了個舊人,也就是沮授幕府的心腹,也是其族人沮鴻。

    沮鴻與他信誓旦旦的說,一切皆無問題。


    他甚至還告訴甄苦,儘管放心大膽的做,好日子就在後面呢。

    甄苦也琢磨過,以襄國城的堅固和儲備,再加上沮授又是盧植的心腹幕僚,一旦圍城,各地援兵還不來嗎?

    所以也就安安的呆在了城內,繼續從各地調發粟米好轉賣給城內漢軍。

    但實際上甄苦不知道的是,去年末要留襄國,不是盧植提的,而是沮授自己提的。

    當時敗軍北還,沮授自告奮勇要留駐襄國,其稱:

    「仆竊以為河北之全局,以趙地為重。趙地之重,首在邯鄲,次在襄國。如今邯鄲已失,襄國再不能如此。急請簡派新趙地郡守遷郡於襄國,居重馭輕,可保趙地以北。」

    隨後沮授就為盧植細講了北撤之後的整個防禦陣線的布置。

    首先沮授對盧植開宗明義的講了,冀州中南,天府之地,不可失之。

    而整個冀州從西到東,可以分為兩塊,每一塊都非常重要。

    先是最西邊靠近太行山東麓的山地丘陵地區,也就是趙地以西和常山國以西的地區。這裡雖然是丘陵,但卻分外重要。因為太行山在此橫斷東西,中間形成了八個著名的陘道。誰控制了這些陘道,誰就控制了晉、冀東西走向的要道。

    然後是中部的巨鹿、安平國一帶。這裡為河流密布,地形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利於耕種,是本朝在關東的大糧倉。一旦為賊全據,賊再無羸糧之危。而在此亂世,這意味著什麼,就不用多說了吧。

    但可惜在整個冀中南防禦上,並不容易。

    太行山只能阻遏東西,但在南北向的防禦上,並沒有什麼山嶺為依靠。如此,就只能以東西流向的河流網絡作為防禦陣線了。

    其中第一條防線就是襄國北面的柏人一線。這裡再到東面的巨野澤,一同構建一條塢壁與大澤複合的防線,也是當年趙人防禦中山的陣線。

    然後第二條就是再北面的滹沱河,其從太行山東出,橫穿常山國、中山國、河間國、渤海郡,長有一千二百里。而且滹沱河水流量很大,無船不可渡,可以說是天然的南北防線。

    所以當年蘇秦說燕就說這滹沱河是燕地南部之屏障,據河而守可備南部之敵。也因為此,歷代河北之戰事,以滹沱河為重



第三百四十九章 坐困  
痴人陳推薦:  
隨機推薦:  生生不滅  死亡作業  不滅武尊  絕代神主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犁漢"
360搜"犁漢"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