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春節,孝文帶著張敏和女兒姝羽到孝蓮在洪州北郊的農校家屬院過的。忠文的兒子秀楠也跟著奶奶在小姑家住了幾天了,大家一起看彩色電視機播放的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大家一起圍坐在客廳,一邊吃著零食、糖塊、嗑瓜子、剝花生,一邊看電視,還一邊議論著歌舞曲藝節目。這也是孝文少有的和家人團聚過年,以前的時候,每到過年過節,也是最忙的時候,過年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拉關係處感情,走訪上級領導。還要下基層慰問過年堅守崗位的一線職工同志。如此就要忙到三十晚上,回來就累的不行了,哪有時間陪家人看春晚呢!
說實話,和家人一起看春晚,真是享受。還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討論節目的好壞,演員的表現等等。今年晚會上那個從海外邀請來的男演員,一邊放聲高歌,一邊舞動身姿,搖擺不停,也不嫌累。張敏說這個帥哥長得像孝文,個子高高大大,面色冷峻,眉毛很濃,眼光深邃,孝蓮也說很像,母親也就是微笑不語。
特別是那演員唱的兩首歌曲,《故鄉的雲》,唱出了海外遊子的思念故鄉之情,也表達了海外華人對祖國的祝福與期盼;《冬天裡的一把火》以冬天裡的一把火的比喻,表達了歌手對戀人的感激和喜愛之情,歌詞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用詞樸實自然,情感真摯動人,將戀人比作溫暖的火焰,在冬天裡,卻能溫暖如春。這是一首情歌,是愛的表達,是愛的直白。
張敏聽得如醉如痴,孝文也說,「這首歌肯定大火」
張敏白了孝文一眼,「就你能,你咋知道這首歌能火?」
「不信你試試,我們走著瞧!」孝文篤定說。
「我也沒有說這首歌不火啊!往哪兒走啊?瞧什麼?」張敏笑著說。
1987年春晚終於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巔峰。孝文就這樣認為的,以後的春節晚會,就基本沒有認真看過,也不能好好評價了。孝文最喜歡的是相聲,對這種語言藝術形式非常喜歡,作為一個傳統文化愛好者,作為中國的非遺傳承,相聲幾乎不曾缺席央視春晚舞台,而且還是主角。
這屆春晚,全國知名的相聲大師們也貢獻出了殿堂級別的表演。
馮鞏和劉偉的《巧對影聯》,源自於最古老的傳統相聲。二人另闢蹊徑,把它換成新詞,結合當年熱點全新演繹。是傳統藝術與當代熱點的有機結合,堪稱經典。
王剛和趙連甲一起表演《拔牙》,前者是說評書成名的,後者是中央電視台廣播說唱團的,兩人雖然不是專門相聲演員,但說相聲的整體效果還不錯。王剛孝文愛聽他的評書《夜幕下的哈爾濱》,也曾崇拜過王一民。
侯耀文的《打岔》,發揮了相聲里的諧音哏,說到興起時,他還展示了一下家傳的柳活兒,唱了幾段京劇。
姜昆、唐傑忠的《虎口遐想》。《虎口遐想》或者說是相聲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段相聲奠定了新相聲和電視相聲的特點:節奏快、語速快、包袱薄,內容上緊跟時代。但孝文並不看好,首先,特殊的環境設置過於牽強,一個人為什麼要去老虎洞啊!在生與死面前怎麼會想那麼多,許多文學作品裡面,都會著重描寫英雄人物面對死亡會表現得無比高大上,其實都是扯淡,不會想那麼多,大多數人都是下意識的表現,或許就是無心之舉,完成了英雄的跨越,成為一個英雄。所以說,這個相聲完全就是胡說八道,為了謀求觀眾的笑聲,一大錐文字的特殊積累。
《五官爭功》,還不錯,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無論是內容和形式的結合,還是語言與包袱的抖落,還是寓意和品味的統一,《五官爭功》都到了佳境。它採用寓言體的方式,通過四位演員分別扮演嘴巴、眼睛、耳朵和鼻子,紛紛向馬季所扮演的主人邀功,表達了團結就是力量這個主題。
晚會上,體操運動員,多塊奧運金牌獲得者李寧帶領體操隊表演了鞍馬,贏得了全場觀眾的喝彩。
當天的晚會上,還現場頒發當年十佳運動員獎章,除了耳熟能詳的李寧和許海峰也在其中之外,還有羽毛球界的女神李玲蔚,五連冠的女排代表等。這台精彩的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