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高氏,很多都是原高句驪王族,渤海國興起,高氏一部分遷移至新羅,一部分就到了山東。∑,他們曾經謀求復國,不過隨後渤海國也被契丹滅了,變成了東丹國。現在東丹也完了。來這裡的渤海王雖然也姓高,不過並不是這一支高氏。
高繼沖這一支高氏據說是流傳最古老的一支。南平國開國之君高季興自稱其祖是高敖曹。雖然高敖曹跟著高歡為北齊效力,但是高敖曹是標準的渤海漢人,而高歡也只是鮮卑化的漢人。所以高季興曾經自稱為炎帝高陽氏之後,原本是姜姓,出自西周的齊文公呂赤之子公子高。
這人有野心重要找到一個合理的傳承。高季興的說法是否正確,那只有天知道。但是有一點毫無疑問,那就是這一隻高氏是標標準準的漢人。其祖先生活在齊魯齊魯一帶。這就是為什麼高保融很容易就得到了高行周的信任,高行周的祖籍也在那裡。
高氏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姓氏,除了渤海高氏,還有從北魏到後燕改姓的鮮卑高氏,高力士因為無子女,所以收了很多義子義女,他們都姓高,數量還不少,但是實際上就連高力士本人也不是姓高,而姓馮。
這在這個時代不算什麼,因為耶律胡一和耶律**不是都改姓為劉了嗎?他們的子女現在都姓劉。耶律氏還好一些,契丹的蕭氏,現在就是把蕭何當成自己的祖先。不再改來改去了。
但是不管是那一隻高氏,現在都以渤海高氏為宗,當然這裡的渤海高氏,並不是指過去的高句驪和渤海國時期的高氏,而是只原來在齊魯一帶的高氏,他們最古老的。東漢時期達到鼎盛,之後一直流傳不絕,子弟中很多人都被封為渤海王,自己也曾經建立了多個王朝。
反正皇帝一看某個高氏子弟有功,就不自覺地想起渤海王這個爵位。高季興就曾被封渤海王,現在高繼沖也被封渤海王。
隨著高繼沖在渤海崛起。並擁有了登州和萊州兩個州,兩個都自稱是渤海高氏的家族逐漸融合。
「高氏子弟,還有很多在高麗,一些琉球和日本的島嶼上也有高氏族人,是大唐時期出走的。王爺要找殷商故民,還請不要忘了這些族人。」高昭六十多歲,雖然比不上劉海蟾和馮道這樣高壽的人,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活得就的人了。他是高家村最年長的人。也是高氏族長。
「聽說您也有一隻商船隨著商隊東進?」高繼沖給陸續過來的鄉親搬凳子,眾人自然不敢真的讓一個王爺為自己搬板凳。這個和善的小王爺和很多官員都不同,猛一看就像自家的小輩一樣,謙和有禮,還很勤快,見到什麼都會搭一把手。
眾人都自己搶著把自己凳子搬過來,在祠堂院子裡的古樹下坐下。
而王妃卻和幾個婦人一起給大家倒了茶水,和農家媳婦沒有什麼區別。唯一能夠趕出不同的就是那些守在制高點和出入口的護衛。他們嚴密監視著所有的人。有些人是直接被攔在了很遠的地方。
「有,不過他們和東進的商隊走的路不一樣。主要是琉球和四國島。」高昭其實挺討厭來的這些旁支系的人,但是,渤海王重視貧民的習慣和傳聞已久,他不敢多說什麼。
「海上往來,還是要看航運。如果航運通了,回不回來也是小事。哪裡都能安居樂業。多往來,就還是一家人。」
高繼沖笑道。
眾人都附和著。
悅子低聲問:「這些人是什麼人。」
悅子來旅順的時間不長,在身邊的人被遣散之後,她就完全忘了以前教的一些規矩,因為高繼沖和王婉容帶給她的。是完全不同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傳說大唐時非常講究高低貴賤,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服飾,不同的禮節,不同的語言風格和風俗習慣。但是這高繼沖和王婉容身上,這種層級差異完全看不到。生活中的禮節完全看年齡的大小。對所有階層的人都彬彬有禮,同等對待。如果高繼沖和王婉容對某一個人特別客氣,那多半,這個人就是德高望重的人。或者是教書育人的先生。
悅子以為這肯定是什麼地方出錯了,當然更加可能的是去日本的先生出錯了。
所以悅子很快就把過去的東西完全丟掉了。不知道那個村上天皇是怎麼想的,悅子被照顧得太好,毫無心機,太過天真。這樣的人送到任何一個王府裡面,就算得到了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