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和李辰一來就被告知了實情,不是信任他們,而是來了,就沒準備放他們走。他們也沒有辦法逃走。
張昭和施睿靜在船上熟悉一些後勤事務。
在演習時,組織船上的人做好防撞的準備。玻璃窗全部卸下來,換上木板。所有的零碎物件全部收在柜子里。所有有可能活動的物件全部扣死。需要準備各種物資,比如石炭,石蠟,淡水,糧食,食用油、肉類和蔬菜。江陵每天會派商船送一些軍械,最新的槍支,子彈,炮彈,各種潤滑油和一些零配件。再就是新軍、工匠和耿先生他們開出的一些連吳夏也很難說清的貨物。
而這些貨物在底層都有專門的貨場。而每一種貨物如何擺放,貨場如何分配才不會讓船失去平衡。使用的時候也要嚴格按照順序去做。而所有的貨物都必須放在固定的貨櫃裡面。
江陵,正在收購白疊子,以前在江陵的一些成衣鋪已經搬到襄州去了,而各地的紡織工坊因為荊襄合併,衙門沒有空,所以還沒有來得及建起來。
大量的白疊子收貨後,銷不出去。
高繼沖命令不管有多少,全部收購。尚衣局用不了,脫去籽以後,全部打包存入倉庫。白疊籽全部交給油脂廠煉油。尚衣局開始做冬衣,保證每一個北上的人都有冬衣穿。北方可不比南方,冬天太冷了。白疊子做的冬衣要比皮衣輕便,也更加保暖。
因為江陵城的倡導,這一年的柿子,板栗,松脂,桐油,樹漆的產量都翻了數翻。而這些,高繼沖叫舍人院無論想什麼辦法,也要保證收購,還要保證老百姓能夠從中獲利。因為只有這樣。下一年的的產量還會多起來。這樣就不得不與高繼衝進行貿易。
舍人院出產的玻璃製品,陶瓷,小皮鞋,羊毛的圍巾。毛衣等等都屬於高端貨,大多銷往了各國的達官貴人手中,而糖,食用油,布匹。成衣,其中大多數都是低端貨物,就是老百姓的大宗日用品,用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匠作坊也生產一些用豬皮作為原料的低端皮靴。用這些交換老百姓出產的原料,按道理來說已經夠了。
但是情況不是那麼簡單,最重要的是糧食,北漢出現了糧食緊缺,為了遏制北漢的進攻勢頭,各國都限制了出口糧食。原本荊南糧食也算是豐收,但是也經不住襄州的抽血。糧食價格不可遏制地上漲。而荊南的監利。松滋,定遠,多出了數萬人口。這些人口都需要吃飯。糧食緊缺,也帶來了養豬的人銳減。這不是江陵幾個官辦的養豬場能夠解決的事情。而牛羊的飼養周期在那個地方放著。所以肉製品也開始短缺。
所以北上的糧食收購,一個是實在不忍心再提高糧價,另一個也確實收購困難。
奚常不得不把收購糧食的工作放在了東布洲,而吳夏也拼湊出了漁船,以解決一部分肉製品問題。為此,王府以前存的冰塊,全部搬到甲字號和漁船的貨場裡了。
好在食鹽準備得早。荊南與蜀國開通了商鋪之後,糧食不交易,但是卻又不少私鹽順江而下,荊南的食鹽價格不漲反而降了。現在還有剩餘來醃製這些魚肉。
張昭幾乎被如此眾多的物資給弄懵了,為什麼?在朝廷,除了布匹就是糧食,其它的一概不管。而且只管收上來,不會管具體過程,如何交易。老百姓需要什麼,需要提供什麼樣的貨物,如何保證收購不導致價格波動,需要扶持那些產業等等。這些事朝廷不管的。只需要保證官員有俸祿,軍隊有糧,有衣服,有刀槍鎧甲就行了。
「大唐時,也是管這些的,但是自從黃巢之亂後,年年戰亂,朝廷就無力再管這些了,管軍需都很困難。」
吳夏淡淡地笑。
施睿靜一看這麼複雜,乾脆就不想碰。
張昭因為在六部都呆過了,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重要性。只是為難老頭的記憶力了。好在吳夏提起來的各船庫管和管事都從新軍中挑選出來的,能力尚好。吳夏才敢把事務交給張昭,因為具體管理,別人新軍自己有一套辦法,只需要協調就行了。
再說實際上,大部分的事務還是在江陵。
施睿靜訕笑地對張昭說:「張公,這事兒,還是交給您吧。我要是管這些事,還不如讓我去看守苦牢。」
張昭這邊忙的不亦樂乎。
李辰這邊卻越來越心驚,李辰
第二十八章 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