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襄陽府,城裡城外成為了一個大軍營。
不過軍隊來了總有好處,流氓地痞沒了。這些士兵歷經了河中相持戰,這是一場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戰爭,他們必須與幾十萬民夫協同。士兵們負責保衛和拱護民夫,也和民夫們一起修築圍城的寨子。一遍一遍的修,一遍一遍的掩護撤退。進攻修築。反反覆覆一年多,他們都麻木了。
但是河中城總算是被他們活活給耗死了。
而這些士兵與百姓的關係卻改善了很多。因為民夫和士兵的身份實際上經常轉換。不同的是一個拿刀槍,一個挑擔子而已。
襄陽城來的這批士兵,與安審琦以前的士兵完全不同。他們很少去欺壓百姓,反而對百姓會幫一手。
比如現在,軍營就拿出軍糧出來賑濟百姓。還是自發的行為。這是一年多與百姓相濡以沫處出來的感情。
襄州來了十萬軍隊,加上原有五萬人,足足十五萬人,對於任何一個州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但是襄州還能做到這麼安定,除了李谷這個西南轉運使利用自己的權利避免了糧草大面積匱乏的局面以外,再就是與這隻軍隊的本身的特性有關。
而這支軍隊,是郭威親手打造出來。
軍隊對郭威敬若天神,因為是郭威在保住了他們大多數人的性命的前提下,打贏了這場戰爭。而當初這些士兵本沒有想到還能活下來。
多少次戰鬥,成千上萬人戰死,能活下來的就是老兵,兩次戰爭不死的人,那都是能人,會被將官帶在身邊當親衛。就像現在趙匡胤的位置。
但是現在不同了。河中之戰,大大小小打了數百次。漢軍戰死的人不多,連河中軍戰死的人也不多,河中軍是活活被餓死的。河中軍很慘。可是漢軍卻過得很舒服。作戰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因為你每天都要這麼來回幾次,傻子也會了不是?
士兵們把對郭威的崇敬現在放在了郭榮身上。到處都是這樣的目光,到處都是跪拜禮。
一個人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唯我獨尊的心態。
郭榮不知道郭威是怎麼不會升起反心的,反正郭榮是有些把持不住。
郭榮有些明白郭威的告誡了。
李谷和王溥到了城外迎接,用了很高的規格,這迫使郭榮下馬。
「李大人,小子哪裡受得起這份禮。」
郭威對王峻那種恭維可以說是假的,但是對李谷的這個李兄確實真的當成心腹和知己。所以郭榮把李谷當成長輩看待,也不肯接受這種類似君臣的禮節。
李谷一笑,還是偏身讓郭榮先行。
「我們還沒有知會荊南那邊,按道理來說,高節度應該來這裡接旨的。但是現在情況複雜詭譎,我就擅自做主請公子親自到江陵的宣旨。」
李谷說得很委婉。
「喔,這件事本來就很複雜,不是一蹴而就。只是情況到了什麼地步。」
「荊南歸於我,這個是肯定的。但是如何處理軍政,如何面對我們接管荊南後要面對的蜀國,楚國以及唐國的態度,以及接下來的事情就很麻煩。這個中秋,楚國和蜀國的使者都去了荊南。另外,我已經確信,現任龍興寺方丈德明是韓熙載派來的。」
「德明不也是你的好友嗎?」郭榮笑道。
「是這樣。荊南應該分為四部分,一部分是高公一系,下面是徐琳等一批已經與高公關係密切的人。其中還有梁震留下的一部分力量以及武信王從北方帶來如王保義,倪可福等他們的後人,是荊南實力最強的。與之實力相當的是孫光憲、梁延嗣等從蜀國和南方逐漸積累的人氣和人脈。另外一部分是武信王和文獻王的一些子嗣,以歸州高保勖,松滋高從義為首。他們的勢力都在歸州一代。最為詭譎的就是渤海王高繼沖。」
「嗯?」郭榮就關心了起來。
「高公一系,自然是肯歸於我朝,但是他怎麼說也是一方節度,所以需要有一些條件才行。孫光憲,梁延嗣等人不過是求一個官,最好能夠升一步。高公入朝以後,他們的去留成了問題,是怕失去了自己的地位。所以也是要看我們給的條件。條件合適,他們就降。條件不合適,他們很可能會阻撓。這幫人勢力龐大,並且很可能會與高保勖一系聯合,或者倒向蜀國,或者倒向南唐,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