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摘自李白《月下獨酌二》
……
許多不熟悉李樽的人,認為他是一代品酒大師,因為無論是古今譽滿天下的白酒,還是西洋獨特韻味紅酒,乃至精心調製的雞尾酒,他都能夠輕易品出年份,出產地,及酒的品質和優劣。可以說,在酒這門文化中,他自譽只比一代酒仙李白,略差一點。
至於熟悉李樽的人,都會親昵的稱他一聲「酒鬼」,因為無論什麼時候見到這傢伙都是醉醺醺的,滿身酒氣,手中始終提著一個古董酒葫蘆,與人說話,都會時不時喝上一口,典型的整日都泡在酒里。
有人說,李樽是酒中大師;也有人說,李樽喝過的酒,比別人喝過的水還多;還有人說,李樽如果不戒酒,再繼續喝下去的話,鐵定要醉死在酒中。
不錯,這就是醫生說的。
就在今天早上起床,李樽感覺身體十分不適,於是便到醫院檢查身體,當檢查結果出來之後,李樽被醫生告之,他因常年飲酒,已經進入胃癌晚期,如若再繼續飲酒,命不過一年。
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喝酒。
李樽完全無視醫生的忠告,依然與美酒為伴,歲不過三十的他,就算要死也要幸福的被美酒給泡死。
朋友們都奉勸李樽不要再喝,可他依然不聞不問,忘記所有煩惱,變賣所有家產,拋棄一切,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在餘下的人生中享受生活和美酒。
今日,李樽抵達西安市。
古都西安,歷史悠久,盛唐時期,酒仙李白就曾經在此地名噪天下。
李樽最仰慕李白,自比酒仙略差一點,在人生最後階段,他自然要好好看一眼,當年酒仙生活過的地方,品味當年這盛世之下的浮華。
自然,少不了酒。
西鳳酒古稱「秦酒」、「柳林酒」。為華夏四大名酒之一,產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柳林鎮,始於殷商,盛於唐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有蘇軾詠酒等諸多典故,文化燦爛。
西鳳酒清而不淡,濃而不艷,集清香、濃香之優點融於一體。被酒界權威譽為「酸、甜、苦、辣、香五味協調俱全,均不出頭」的獨特風格特點。
李樽自然不會放過這等好酒,更何況西鳳酒原本就是李樽喜愛的杯中之物之一,自然欣喜的找了家老店,點上兩三個小菜,細細品味起來。
酒文化,早以根深蒂固華夏大國的每一個人心中,品酒之餘,李樽亦結識幾位地地道道的西北漢子,幾番推杯換盞之後,李樽很快就與西北漢子們打成一片。
不過,面對常年泡在酒中的李樽,這些同樣也喜好杯中之物,且酒量不俗的西北漢子,自然也要甘拜下風,最終還是無法避免,被李樽一個個灌倒在桌子下面。
「餓賊,你的酒量也忒好了,餓認慫。」西北大漢們醉醺醺道:「不過,光是喝敗餓們這不算本事,有本事你去喝三斤倒,如果你喝了三斤倒還不醉,餓就服你。」
三斤倒?這是什麼酒?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說到酒,也有七八分醉意的李樽,頓時再次來了精神,眼一瞪,就急急忙忙詢問,從醉酒的西北大漢口中,含含糊糊的得到一個地址。
正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知道哪裡有好酒,如果不喝到嘴裡,李樽肚子裡的酒蟲鐵定要全都饞死。
擇日不如撞日,也不管外面夜色已晚,結了賬,李樽就要打車朝西北大漢說的地方趕去。
可是連續攔下幾輛的士,幾位老師傅都表示沒有聽說過那個地方,李樽頓時急的滿頭都是大汗,折回再找那西北大漢,可是對方已經徹底醉的不省人事,只是一口咬定有這地方。
越是這樣越讓李樽急的滿頭大汗,只能再次下去攔車,又是接連詢問十幾輛老師傅後,終於有一個老師傅,滿臉怪異的詢問:「你確定要去這地方?」
李樽雙眼一亮,連連點頭:「是是是,老師傅
第一章 醉生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