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盟力挺!還有趙無恤2014,成為本書首位舵主,開心。)
~~~~~~~~~~~~~~~~~~~~~~~~~~~~~~~~~~~~~~~~~~~~~~~~~~
沿河北最大的河流滹沱河逆流上行,至冀州西北的常山國,有一片廣袤的原始森林,鬱鬱蔥蔥,一眼望去,無邊無際。在後世,這裡被開闢成中國北方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園。在後世濫砍濫伐的刀斧之下,還能有這樣一片青蔥山林保留,可想而知,在三國時代,這片森林是何等廣闊。
馬悍此刻正與管亥及二十狼牙飛騎,在滹沱河北岸蘆葦灘旁松解馬鞍,休息飲馬。
不是說要去會會老朋友嗎?緣何出現在五百里之外的叢林之旁,大河之畔?
事實上,馬悍正是來會晤老朋友的。當日馬悍決定前往河內戰場(黑山軍於毒的老巢在河內郡朝歌鹿腸山)時,選中水路。馬悍對別州不是很清楚,唯獨對冀州的地形非常熟悉——他從袁紹那裡弄來的地圖,就是冀州地形圖,這份地圖他早已看過無數遍,閉著眼睛都可以在腦海中再現。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黃河。
黃河在三國時叫河水,並未改道,出海口在渤海灣,距離萊州灣不過幾十里,就是那麼近。從黃河出海口溯流而上,一路經過青州、兗州、冀州及司隸校尉部的河內郡。如果乘船從水路走的話,遠比走陸路更便捷安全,更不易與沿途諸勢力發生不必要的衝突,因此馬悍決定走水路。但走水路也有一個問題,這段近千里的黃河水情如何?能否正常行船?半道會不會有淤塞?這些問題必須要先搞清楚,否則懵頭懵腦上路,被堵在半路就丟人大發了。
在派出探路船之後,至少大半個月是沒啥事了。這時。馬悍從青州刺史府送達公文的驛卒那裡,得知了一個消息。原白馬義從騎將,後任平原軍騎部軍侯的趙雲,早在去年,因兄長病故,辭別平原相劉備,回家鄉常山去了。
這個驛卒之所以會知道趙雲,是因為他的兄弟也是白馬義從,而且還曾是趙雲手下。
馬悍一聽到這個消息,大喜過望。好機會啊!歷史上,趙雲因為對公孫瓚霸業無果的失望,進而對仰人鼻息的劉備也甚覺無望,便以兄長病亡之故,辭官而歸。這一歸隱,足足有七年之久。人生最寶貴、最精華的七年,趙雲就這麼扔在山溝里了,這對於一顆雄心,是何等的折磨?人道是好馬不吃回頭草。而趙云為酬壯志,不惜再做馮婦,於七年之後,再投劉備。可想而知,他對於功業的重視。
不得不說,隱居常山,是趙雲一生中最大的失策。他錯過了與劉備共度患難的最好時光。以至到後來始終未得劉備重用,未能成為蜀國四征將軍之一,或許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跟在領導人身邊越早。資格越老,獲得的信任與好處越大,這條定律,從古至今都是不變的。
趙雲的失策,卻成了馬悍的機會。從渤海至常山,不過六百里,騎馬正常馳行,不過七、八日可至,來回正好半月,半點都不耽誤正事。
馬悍立即點了二十名狼牙飛騎護衛同行,他不能帶多人,因為一路之上,儘是幽州軍與冀州軍的地盤,人馬帶多了,危險係數反而增大。人越少,目標越小,反而安全。
北海這邊,必須要留個主事人,當然非太史慈莫屬。而帶上管亥,明面上是因為他對渤海到常山的路徑比較熟,可當嚮導,可真要找嚮導,北海有的是,何時需要一個步軍假司馬乾這勾當?真正的原因,是馬悍生怕自己走後,管亥這傢伙會搞什麼妖娥子,在北海黃巾亂民被盡數運走之前,此人必須置其於自己眼皮子底下。
這是對新降之將的基本警戒之心,並非馬悍多疑,畢竟十天以前,他與管亥還是生死搏殺的敵對者。信任這種東西,不是一時臣服就ok了,而要靠時間的長期積累。
馬悍這次南渡,受船隻載重所限,未能帶來所有作戰馬匹,只帶了銀箭。事先並未料到要前往冀州,甚至還要經過信都。為免發生類似當年的意外,馬悍特地將銀箭額前那撮標誌性的銀色鬃毛剪去。只是鬃毛雖剪,那股子神駿猶在,一望便知是一匹罕見的大宛良駒。
這是馬悍一行出發的第九天,由於冀州軍即將發動掃蕩
第七十九章 【河岸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