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成婚以來,謝玉引第二次和孟君淮一起進宮見定妃。
二人從內左門進了後宮便著人去通稟,到了廣生左門時,便見定妃永寧宮的宮人迎了出來。
打頭的是個四五十歲的嬤嬤,笑意盈面地一福:「殿下安好、王妃安好,娘娘聽說二位同來,高興著呢,已在正殿備好了茶。碰巧今天賢嬪也在,十二皇子妃來向賢嬪問安,也直接就直接來娘娘這兒了,現下正在裡頭說著話。」
一番話說得熱情和善,話里又把現下的情狀透了個明白,就算是在廟裡長大的謝玉引也立時懂了——定妃是很高興,但是十二皇子妃是弟媳,男女大妨擱在中間,孟君淮這當兄長的此時不便進殿。
謝玉引偏過頭看看他,他也和氣地笑著:「我還沒去向父皇問安,先送王妃過來。」而後便向玉引道,「你先去陪陪母妃,我一會兒就來。」
說罷夫妻二人相互一施禮,孟君淮便往乾清宮去了。玉引自己隨著嬤嬤往裡走,邊走邊回憶關於十二皇子妃的事,很怕一會兒沒話可說。
她和一眾妯娌都在過年時見過面。大殷朝的皇子雖然及冠才封爵,但成婚都早,十四五歲就迎娶正妃,彼時正妃也差不多是同樣的年紀。
相比之下,她這及笄後剛過門的繼室就「年輕」多了。
除夕那天她一看,五位嫂嫂不必提,往下的七八|九三位弟妹全比她大,十皇子府里因為寵妾滅妻的事,正妃自請廢位於是沒有人來,再往後……十一皇子妃還是比她大一歲。
這位十二皇子妃祝氏倒是和她一樣都是去年冊封的,也一般大。謝玉引記得除夕宮宴那天,皇后品著一道靈芝清雞湯覺得味道好了,指著便說:「端去給小十二家的,再給逸郡王妃也添一盞。年紀還輕,進宮忙這一天別累壞了。」
玉引:「……」
雖然她懂皇后是在以嫡母的身份對兩位新過門的兒媳表示體貼關心吧,可是謝完恩坐回去,眼看著三位比她大的皇子妃隨著皇后的意思對她噓寒問暖、還一口一個「嫂嫂」地叫著,真的有點兒彆扭啊!
而且她也喝不下去這麼多雞湯……
可是皇后當眾賞的,不喝掉又顯得不敬……
結果那盞湯裡面還有兩大塊雞肉,她很痛苦地吃了半天才可算把它們吃完,夜裡一直覺得腹中不舒服。
玉引想著想著,思緒就專注在了那日的「慘痛經歷」上,不覺間已進了正殿,聽到一句「六嫂安好」才回過神。
她正正色,趕緊福身:「母妃安好、賢嬪娘娘安好。」
定妃笑看著她,自也看見了她方才的失神,嗤地就笑了,指著她向賢嬪道:「這孩子,和老六一起進來沒聽說有什麼不快。現下老六一走,她就魂不守舍了。」
賢嬪應和著笑說「新婚燕爾都是這樣」,定妃又笑向玉引說:「快坐吧。正好今兒十二皇子妃也在,你們年紀相仿,好好說說話。」
&娘娘……」玉引應了話去落座,腦子裡已百轉千回地使勁琢磨起話要怎麼說來。
——她不是來跟十二皇子妃閒談的!她是有正事要辦呀!
這本是命婦的事,孟君淮同她一起來,就是怕她自己話說不圓。
玉引心裡愁得厲害,她素來習慣了隨緣做事,現在很苦惱地在想怎麼才能硬把話題掰過來。
她捧著茶杯一時沒說話,結果,殿中其樂融融的氣氛持續了片刻後,定妃便看向了她:「玉引,一語不發的,是有心事?」
玉引驀地一滯,遂即倒輕鬆了,她緩出笑來,就此直言道:「是有事想求母妃。尤側妃有孕了,前幾日又不慎動過胎氣。妾身想替她在母妃這兒求個人,多照顧著她些。」
定妃一奇,打量著她問:「本宮不是都賜了四個宮女下去了?還不夠照顧她?」
玉引緊繃著心弦緩出笑:「直接照顧她,有宮女是夠了的。妾身是想求個能拿住事的,替她管管院子裡的下人。免得偶爾有懈怠的,讓她看了動氣,母妃您看……」
她語中一頓又續上:「妾身覺得最好是宦官,說宮裡出來的宦官更幹練些。」
定妃略作思量就點了頭:「也好,就應你。來人,去跟嚴恆說一聲,讓他一會兒跟王妃走,就當替本宮去府里照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