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定雖然不能登孟園的門,路上遇見,好歹還能跟孟老爺打個招呼,不至於同周文和似的,孟老爺連面都不願見。
在歸家路上,孟老爺見到當親兒子一樣的周文定,也同樣仍有笑臉:「文定什麼時候來的?」
「昨日方至,本想登門拜訪,然」周文定沒再說下去,邀孟老爺往左近茶館。
說到孟約時,孟老爺提了一嘴盧宕,周文定不知道盧宕是個什麼人,但范陽盧氏誰不知道。就是非嫡非長,不是近支而是遠宗,那也是頭頂大帽子,只要是人品德行甚佳,便是上上等姻緣。
周文定也是真心為孟約感到高興,於是便絕口不再提兩家曾定親之事,只談世代交的情份。孟老爺見周文定如此,更覺周文定好,對周家的氣也就少了許多,至於周文和,這輩子都別想在孟老爺這裡再得個好。
「來日定要討杯酒喝。」周文定言畢,另問起一事,問的正是周文和心心念念的榮氏女。
孟老爺與榮意也見過幾面,真真知道那是個怎麼夸都值當,分毫不負滿京城讚譽的好姑娘。只是時運不濟,遇人不淑,周文定問到孟老爺面前來,孟老爺沉吟片刻方才開口:「榮氏女出身好,只是姻緣不利,兩嫁侯府,皆負心薄倖之輩。文定,老夫便與你透個底,榮氏女便低嫁也是嫁到侯府,還是叫文和早早收了心罷。」
這也是周文定來提,近日孟老爺心情又很是不錯,才會這麼勸一句,不然,孟老爺管周文和去死喲。
在周文定到京城後的第三天,不知為什麼,南京城的氣氛忽然就緊張凝重起來。往日裡除半日練兵,餘下的時間閒得能出來賣鹽的軍漢們全沒了往日悠閒,正常的半日練兵,竟改作全天。
孟老爺在工部,偶爾聽了一耳朵,說是有個叫「什麼什麼帝國」已經向大明宣戰,戰爭的起因據說還是大明挑起的。由於大明在海外的殖民地一直還在擴張中,雖然比起太祖時期要緩慢許多,但與諸大國的碰撞是遲早的事,不可能完全避免。
「難道會打到大明的國土上來嗎?」
「應當不會,大明如今的戰場皆在海外,莫說國土,就是領海也已經二百餘年無戰事。」孟老爺說起這些時,不免帶出一絲驕傲。
孟約是個沒見識過戰爭的,對於戰爭,有著下意識地畏懼。但是三醮里,對這場戰爭描寫並不多,像這種男女主並不直接參與的大事,作者肯定不會著重寫,她自然也就沒記起什麼來。不過有一點她是記得的,那就是這場戰爭,對於憲政來說,是一個不可缺失的關鍵點。
因為在後期,這場被作者命名為「十六國之戰」的戰爭,會在朝堂上被頻頻提及,那時葉慎章會參與其中,所以孟約能記得一點來。以及,曾經有讀者對此作出分析,認定作者的「十六國之戰」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來作者給出了肯定的回覆。
這場戰爭,大明自然是勝利國,但具體到這場戰爭戰局如何,戰況如何,傷亡如何,孟約愣是沒一點眉目這些她覺得不重要的情節,她都會略過呀略過呀略過呀!
什麼也記不得,才會更加憂心忡忡,睡不著吃不下,畢竟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茶飯不思,覺睡不著,天天給孟約熬藥的醫娘盯著她說了又說,又給她改了方子,她才勉強好點。待到泛園裡,王醴問起孟約時,醫娘把孟約的情況一說,王醴也費起琢磨來。
山中燕雀也不能一直朝別的地方看,總得找到機會,讓她能看到她。既然說不出口,那就只好做出來,想來山中燕雀眼明心亮,遲早能看出來。
再在慶園裡見到孟約,孟約依然還是面帶憂思之色,筆尖上染料在宣紙上滴下,暈成一團自深而淺的色團:「何事憂思重重?」
孟約:你的善意釋放中樞好歹修一修好吧,閥值太高,我這邊接收起來好驚悚的。
「王師兄,如果開戰,你們要上戰場嗎?」
王醴搖頭:「只要在督察院一天,就不會,各人有各人的職責,若每到戰局激烈,便人人求往戰場,朝堂上誰來議事,朝堂外誰來治理。百官各司其位,文武各司其職,攘內安外,各盡其力,各盡其責,這是本分,至於該到盡本分之外的責任時,審時度勢,量力而行。」
「王師兄說得真好。」
「孟師妹,戰
第六十八章 攘內安外,各盡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