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夢成的這次靈台之行從到達充能站起他就非常興奮,張嘴閉嘴離不開沼氣,對新能源讚不絕口,口口聲聲稱之為劃時代的一項發明。筆言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三人踏上返程後,陶夢成立即在軌道列車上抓緊時間開始設計沼氣轉換,他稱在充能站的方式是對這種新能源的極大褻瀆,造成極大的浪費。
王仁智對陶夢成的工作態度非常滿意,他欣喜的覺得這次挖到個寶貝,陶夢成時而冥思苦想時而寫寫畫畫,忽然他想起什麼看著王仁智問道:「你將來的能源基地規模比起充能站如何?」
王仁智聽後反問他道:「這和陶教授設計有關係嗎?」
陶夢成一聽給了他一個白眼,然後說道:「真不知道你這腦瓜怎麼想問題,你自己也清楚,氣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裡邊還有許多雜質,其中含有一氧化碳和各種烴類氣體,還有二氧化碳等氣體。其中有的氣體有益有的氣體有害,比如硫化氫等微量氣體我在考慮如何處理時就需要考慮量的問題,如果量大的話當然不能浪費,都需要回收利用成為產品,如果量少的話就不值得回收,我這麼講你明白嗎?」
王仁智一聽,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能源基地的規模,腦中靈光一閃頓時有了主意,說道:「規模大小我不好形容,但是我可以提供資金規模供陶教授參考,一個充能站的投資不超過一百五十萬金幣,新能源基地最低投資額都在一億金幣以上。」
按說陶夢成聽後會有一個大概判斷,可他聽後卻半晌沒說話,王仁智的話意味著新能源基地規模是充能站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陶夢成沒理由判斷不出。陶夢成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似乎在考慮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王仁智不敢打攪,怕打亂他的思路,良久陶夢成好像突然做出一個重要決定似的說道:「我先給你們講講我的故事吧。」
王仁智沒說話,陶夢成這個時候居然要講他以前的故事,必然有他的目的,先靜靜的聽他所講的故事,然後再判斷有什麼目的。原來陶夢成和李梓欣原來並不認識,不是像楊彩蝶所說的兩個人從兒時就是青梅竹馬的伴侶,他們倆當初確實是生活在相距不遠的貧困山區。在這一地區的一次大範圍連續兩季遭受自然災害以後,整個山區本就非常艱苦的自然環境因自然災害造成了大量饑民,大批饑民為了活命不得不背井離鄉踏上逃荒之路,陶夢成和李梓欣兩人相識在逃荒路上。
當時陶夢成是孤身一人,李梓欣卻是和未婚夫劉晨宇帶著妹妹李梓華,這兩個孩子在家裡已經定了親事,四個孩子相遇後為了活命便結伴而行。當年這四個孩子陶夢成年齡最大也只不過剛剛年滿十周歲,李梓欣比他小一歲只有九歲,劉晨宇那個時候剛剛七周歲,妹妹李梓華只有五歲,餓的她路都走不動。
年齡最大的陶夢成自然成為幾個孩子的頭,也許是上蒼不忍心看到這四個孩子夭折,他們四個年幼的孩子竟然從死屍遍布的災區成功逃離。一路之上陶夢成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四個時刻掙扎在死亡線邊緣的孩子在他的帶領下一次次從死神手中逃脫,他曾經兩次從餓急後把僅有五歲的李梓華劫走試圖以其果腹的逃荒的成人手裡偷回來。四個孩子不但要與惡劣的自然災害搏鬥,而且還要同餓紅眼後的逃荒者斗,白天躲在荒無人煙的山溝里,夜晚出來趕路尋找草根昆蟲,最為艱難的是沒有水喝。
哪怕是正常年饉人們都不敢喝生水,何況是大災之年,膽敢喝生水就如同自尋死路,一些受不了飢餓的人就是以這種方式替自己解脫。陶夢成每天晚上都會想方設法給四個人弄到飲用水,少部分是他們自己燒的開水,大部分是他冒著生命危險從其他逃荒者哪裡偷竊,也是他想出的方法藏匿飲用水。年幼的李梓華每天走不了幾步路,大部分是在陶夢成的背上趕路,往往一個小時的路程,四個孩子幾乎用一整天時間也走不了。
這種情況下四個孩子很可能被李梓華這個累贅拖累致死,劉晨宇提議拋棄她這個累贅,或者是設法用她交換一口食物,作為親姐姐的李梓欣當時也擁護這個建議。如果不是陶夢成反對,這個世上恐怕從那時起就沒有了李梓華這個人,他年齡最大,出力最多,經驗最豐富,劉晨宇和李梓欣誰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