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女生小說 > 百工匠心 > 第181章 泥美人

第181章 泥美人

    魯善工一撇嘴,前幾年政府下限制令,主要是黃龍山紫砂礦脈,可隨著紫砂壺行情的飆升,有些商人就囤積紫砂泥在手中,並極力炒作紫砂泥即將絕跡,趁機抬高紫砂泥的售價。

    2013年市場上的大致價格為普通紫砂泥兩千一噸,底槽清紫砂泥2萬元一噸左右,還有些精品紫砂泥不是以噸計,而是以斤售,這些價格比2005年初的時候暴漲十多倍。

    但是宜興丁蜀鎮當地,有數以萬計的坯手做壺為生,有的人家是世代做壺,有儲備泥料的習慣,在政府頒布條例前,他們已經有數百噸的存糧。而做一把壺根本用不了多少泥料,囤積的泥料恐怕做一輩子也用不完。

    要知道很多大師做一把壺,所用原料也就半公斤到1公斤,原料完全夠用。

    趙四海感嘆道:「記得紫砂大師汪寅仙給我說過:原料就等於紫砂匠人的食糧,不過這種食糧永遠不怕變質。」

    「如果是熟泥,存放時間越長,陳腐時間越久,就越好做壺。有些原料如果存放時間太久幹掉,只要重新回煉一下,完全可以再用。」

    「她老人家每次看到好泥都會買一點,不是現在用,而是存起來留到以後用,家裡地窖存著不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買的紫砂泥,越老越值錢,越老越有味道。」

    「她以前在紫砂廠里做壺,一直做到退休。兩個膝蓋都有骨質增生,2002年差點癱瘓,這就是多年做紫砂壺落下的毛病。」

    「後來把工作室安在家裡,但年紀大了,一件東西要做很長時間。再加上社會活動也多,真正每年才做三四把壺。」

    魯善工點點頭,這才是大師壺,汪寅仙作為繼顧景舟以後的紫砂泰斗,現在市場上一把精品最少也大幾十萬,好的題材過百萬也正常。

    很多人托各種關係私人訂製,等老人家已過世,那價值絕對不可同日而語,這就是投資潛力股。

    連趙四海這種紫砂大神每年都要買幾把新人的作品,投資的就是未來升值潛力,錢是其次,主要是考驗自己的審美眼光和對市場的把握。

    「上世紀50年代,顧景舟、朱可心等國家級七位手藝人聯合創建宜興紫砂工藝一廠,產品大量出口創匯,賣到港澳台和島國。後來又成立紫砂二廠、三廠、四廠、五廠,的確出過不少好東西。」

    「按照老一輩的說法,以前做的壺都有時代性,帶有時代痕跡。現在做的壺,可能設計理念比過去完整老辣,但有些細微地方,可能反倒沒有年輕時做得細緻。」

    「現在宜興的紫砂作坊大概有1萬家,有技術職稱的人約5000人,當中有200名高工藝師、800名工藝師。」

    「其實真正有市場號召力的不過150人,都集中在高級匠人手裡。每年我去宜興,見到不少年輕人,實實在在地在做壺,雖然沒有什麼頭銜,但作品會說話,他們的壺價格也不比一些所謂的高工便宜。」

    魯善工拿起一把顧景舟,用心把玩著,感受著獨特的質感,行話叫:砂性。


    打個最簡單的比喻,所謂砂性,就好像將黃豆、綠豆、大米、芝麻按不同比例調勻裝在一個碗裡的效果。

    從直觀上看到的,是不同粗細的顆粒帶來的遠近層次感和視覺變化,做出來的成品外觀效果呈豐富的顆粒砂面。

    紫砂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種不同的泥料:紅泥和本山綠泥。這兩種料子,一個艷紅油潤,一個嫩黃細膩,各有特色。

    宜興黃龍山本地所產的紅泥料,尤其是深層礦井的好料子,往往成品在燒成溫度適合的前提下,都能表現出鏗鏘的剛性、清晰的砂性、精氣內蘊的水色、古樸溫潤的觸感,細看顆粒外觀圓潤飽滿。

    本山綠泥,質感樸拙,砂質細膩而富有顆粒美感。壺品光彩米黃泛青,泡養後逐步轉為溫潤的亮色,包漿感好而易於泡養,發幽然青光。產於紫砂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

    趙四海自然希望魯善工對紫砂產生興趣,以對方的天賦悟性,加上瓷器的底子,說不定能成為最大潛力股,繼續介紹道:「宜興紫砂的生產製作基本上分布在丁山的東北面,上袁村、中袁村、西望村、雙橋村。」

    「特別是西南部的芳溪村,1980年代開始以販賣老壺起步,主要做寶島生意,老壺逐漸淘盡,就開始以做高仿壺。」

    「明代時期紫砂使用的泥料內含顆粒狀粗砂,給人的感覺比較粗糙,由於多是墓葬出土物,胎體吸收地下的水濕氣,使得壺體表面失光。」

    「明末清初泥料仍較粗糙,大多含有閃亮的雲母,胎壁也較厚實。清代泥料澄煉工藝總體有所提高,出現細泥。清中期製作的壺胎骨堅緻,色澤溫潤,晚期泥質仍堅緻但色澤不如中期溫潤顯得乾枯。」

    趙四海放下手裡的紫砂壺,無奈道:「要我看現在就算在宜興丁山,真正懂陳腐料的人越來越少!」

    「很多所謂練泥人根本沒有理解紫砂的特性,過程中不留意顆粒結構的公道搭配,一味的機械破碎摧毀過篩,導致泥料質感過分平均,不僅機械強度降低,而且破壞顆粒分布,致使紫砂表面的質感單一,不能充分展示紫砂材質美感。」

    「泥料的顆粒,氣孔,泡養以後的質感等都充分展示了紫砂材質的原始美感;好的泥料應該純淨,燒成後要有質感。」

    「好的泥料,應該質感豐碩,光彩謙和,不招搖,應該蘊藉內斂。」

    魯善工深有感觸,為什麼說紫砂和瓷器是泥的藝術?說白了原料優劣決定成品好壞高低。

    紫砂行話叫五色土,所謂紫砂泥料其實是由不同泥料相拼,加入適量氧化物,才會產生各種光彩變化,形成很多新的泥種。

    團泥、硃砂泥、菜茄泥、豆碧泥、墨綠泥、天青泥、綠泥、枇杷黃色、葵黃泥、赤鱔泥、黃金桂花泥。

    比如手裡的這把顧景舟的半月壺,就是用上品團泥製作而成,摸起來就是四個字:骨多肉少!

    因為好的團泥礦料是紫泥和綠泥共生礦料,顆粒結構的特徵是砂感強烈,表面質感豐碩。

    所以不同泥料摸起來,有不同手感,如同美女的肌膚,各有風韻,其中奧妙不足以言語道哉!



  
雅玩居士推薦:  鼻尖上的寶藏  影帝從高考開始  肌肉影帝  神豪UP主  最強導遊  大師下凡  黃金耳  
隨機推薦:  我死黨穿越了  我的奶爸人生  舌尖上的霍格沃茨  唐朝好岳父  武俠世界俠客行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百工匠心"
360搜"百工匠心"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