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是鎮南王先動的手?」
乾清宮中,胡濙和懷恩二人站在底下,朱祁玉看著桉頭遞上來的一堆彈劾奏疏,不由感到有些頭疼。
作為如今大明輩分最長的親王,岷王薨逝,自然是受到了朝野上下的關注,雖然平素的時候,朝廷官員都謹慎的同宗室往來,但是,這種時候,只要是在京的官員,無論品階高低,基本上都會找時間上門弔唁一番,哪怕是進不了門,但是心意總是要盡到的。
這就導致了,岷王府外的衝突發生的時候,里里外外都有一大幫人瞧得清清楚楚。
不出一個下午,一大摞彈劾宗室跋扈的奏疏,就遞到了御前,只不過,這些御史們,對於這件事情,也是各執一詞。
有些彈劾襄王靈前鬧事,不敬長輩的,有些彈劾鎮南王囂張跋扈,公然帶領家奴毆打朝廷親王的,當然,也有些是兩邊一起罵,直言朝廷應當儘快整肅宗室風氣。
而且不僅如此,除了御史們的這些奏疏,朱祁玉同時接到了東廠的奏報,仍然是不到半天的時間,民間茶肆當中,已然將這件事情傳開了。
不過,老百姓們關注的重點,顯然和朝廷上的官員不同,這件事情發生在岷王府外,所以襄王在眾人面前說的那一番話,自然也很快就傳揚開來。
對於老百姓們來說,這種宗室秘事,父子奪位的戲碼,自然是津津樂道,幾乎是立刻,就成了各大酒樓妓院茶餘飯後的談資。
光是這半天的工夫,傳出來的謠言版本,就已經有了七八種……
涉及到兩位宗室,其中一位還是先皇兄弟,胡老大人顯得十分謹慎,言辭之間都斟酌再三,片刻之後,方道。
「回陛下,確實如此,不過,這倒也不能怪鎮南王衝動,畢竟當時,襄王爺言辭之間,的確……不甚妥當。」
這話說的頗是端水,看似是有所偏向,但是實際上,卻沒有任何態度上的表達,只是把情況說了出來。
然而,胡濙不好開口,朱祁玉卻沒有這個顧及,輕哼一聲,道。
「不甚妥當?恐怕不止吧。」
「岷王太叔祖屍骨未寒,他就跑到王府門前大放厥詞,意有所指的含沙射影,最後還跟鎮南王大打出手,簡直是丟盡了天家顏面!」
聽了天子的這番話,胡濙低了低頭,心中不由暗道,陛下您這拉偏架,也拉的有點太明顯了。
他承認,襄王的做法,的確有些噁心人,老岷王剛薨沒兩天,就跑到人家府門口,明里暗裡的耀武揚威,話里話外說老岷王是鎮南王害死的,這換了誰誰也忍不了。
但是,這並不代表在這件事情當中,鎮南王做的就沒錯。
要知道,態度和口氣這個東西,是沒辦法拿出來當證據的。
哪怕襄王的態度不好,擺了全副儀仗到岷王府門口,名為祭拜,實為挑釁,可到底還有個名在!
要知道,當時在岷王府外,襄王屢屢開口,死咬著自己是以宗室晚輩的身份,來弔唁岷王叔祖的,反倒是朱音埑年輕氣盛,直言要將他趕走。
這事情細節描述出來,朱音埑的做法他當然能夠理解,但是,真要講道理,是沒法講的。
襄王非要說自己是去弔唁的,其他人就算心知肚明他不是,也沒法否認。
至於說馬車儀仗,還有他的袍服,這明顯是在刺激鎮南王父子,但是要細論起來,禮制上並無違制。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的就是,襄王的身份,和其他前去弔唁的官員是不一樣的,其他的人,即便是身份貴如胡濙,也是臣子。
按照皇明祖訓的規矩,臣子遇王,皆需下馬下轎,所以,胡濙等人早早的將轎子停在巷外,一方面是出於對逝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規矩禮法的要求。
但是巷外不一樣,襄王是宗室,是朱家血脈,是天潢貴胃,皇明祖訓中可沒說,兩王相見,哪一方需要下馬步行。
所以襄王要擺架子,也只能由著他,最多暗地裡議論他囂張無禮而已。
至於說袍服,也是一樣,的確,身為宗室晚輩,襄王應當具喪服祭拜,著常服而來,甚是失禮。
但是,真的要擺到檯面上論規矩,
第七百四十五章:躲不過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