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的時代,錢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卻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和平年代就是如此,大量人員集中在了定海軍附近,僅僅是吃喝這一點上面說,就是一個巨大的花費。
樞密院一直都推動,趕快交接,未嘗沒有甩包袱的想法。
按照一個廂軍,每天的伙食和其他的標準在20文左右的話,一天的花銷,就超過了500貫,軍隊,永遠是資金消耗的大戶。
在這位中層官員見證下的,趙信抵達之後的當天下午,就舉行了一個小型的儀式,負責交接。
超過2.5萬的廂軍,在交接之後,就已經不輸於軍隊的編制了,不過出於趙信的身份,樞密院還是留下了足以支撐兩個月的各種物資,當然了,只有簡單的,甚至連團練都不如的武器。
趙信沒打算要中樞的武器,這對於他來說,沒用,坐擁著鐵匠作坊,可以說,整個北宋,甚至是在亞洲,最強的鍛造都是在他這裡,想要武器還不容易。
如果趙信想要的話,他甚至可以打造一個,全部用不鏽鋼組成的軍隊。
銀白色鎧甲,反射性極強,這才是正兒八經的光明甲,同時,硬度指標達到6.1,這也是這個時代最強的。
僅僅是不鏽鋼的硬度,就可以用更加薄的鋼板,達到之前的防護強度,減少士兵的負重。
冷兵器時代,士兵的負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少一兩斤,對於戰鬥力,都有不小的提升,更別說最少減少40以上,北宋的重步兵,會更強,更持久,更具有戰鬥力。
可惜,重步兵不是重點,先不說,長弓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北宋的兵種。
哪怕是沒有工業化,沒有鐵匠作坊,長弓也是最適合北宋的兵種。
北宋可以支撐的起長弓的所有消耗,無數的原料,蠶絲,這些都可以支撐長弓的大量出現,至於長弓對後勤的消耗,這對於北宋而言,沒有太多的問題。
以長弓隊的投射能力,除非碰到對方精銳,否則,都是完克,就算是精銳,面對著的破甲弓這樣的,專門針對重甲武器,加上火藥包這樣的投射性武器的,也足以占據上風。
除了機動能力略微有些不足之外,在野戰只是那個面,北宋的戰鬥力,已經大大的提升了。
更別說,趙信已經有準備,在接下來,在相當的時間之中,趙信已經準備,逐步的淘汰冷兵器了。
熱武器,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這一點,無論是歷史,還是認識之中,都是如此,這才是跟這個時代擁有著代差的武器。
打個比方吧,元蒙,已經把騎兵發展到了極致,明朝起義軍,之所以能夠打敗元蒙,依靠的除了拼搏的精神之外,就只有火槍了。
成建制的火槍營,在靈活運用了之後,對於騎兵有巨大的殺傷作用。
趙信超越這個時代,或許無法製造出,現代化的機槍和火炮,但是依靠著卡牌系統和鋼的出色,明清,甚至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初期火槍,應該沒問題。
制約火槍的有三個要素,一個就是鋼材的質量,最初的火槍和火炮,都是銅製作的。
雖然銅在整體性能上面,比起鋼鐵,有不小的差距,可是單純性能指標,是要超過鋼鐵的,唯一的壞處,就是太貴了。
一門普通的銅炮,可能價格就超過千貫,這是一個棱堡的價格,更別說紅衣大炮了。
這玩意,只是前裝的重型滑膛炮,是艦載加重型的,威力無窮,可是重量也可怕,2噸的重量,在中國,幾乎是沒辦法達到。
4000斤的重量,使用的還是銅,按照每斤300文的價格,單純火炮本身使用的銅,就高達1200貫以上,這個價格,昂貴的太嚇人了。
可是如果是鋼鐵的話,哪怕是使用了硬度和性能最為高不鏽鋼,25文一斤的價格,幾乎是銅的12分之一,也就是說,單純材料,150貫就夠了。
鋼鐵的發展,才是熱武器突破的根源,只有足夠廉價的鋼鐵,再加上足夠的產量,才能夠推動整個熱武器時代的出現。
現在,趙信已經擁有了,哪怕是6.1級別的不鏽鋼,沒辦法做到量產,卻也可以小規模生產,而5.5以上的,更是可以在作坊之中大量的生產,產量更是如此